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溫家寶:制定十二五規劃建議的說明(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8 22:37:36  


 
  (三)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文化建設是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不僅需要強大的經濟力量,更需要強大的文化力量。《建議》提出了三方面的任務。一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沒有全民族文明素質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實現現代化。要加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導愛國守法和敬業誠信,構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和行為規範。二是推進文化創新。要適應群眾文化需求新變化新要求,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使精神文化產品和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三是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文化的社會效益是第一位的,但隨著現代經濟與文化因素的融合,文化的經濟效益也越來越明顯。政府要履行好發展公益性文化體育事業的責任,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需要和權益。同時,要在政府引導下發揮市場機制的積極作用,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市場,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五、關於“十二五”時期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主要任務

  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重大決策,是實現國家強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中國過去30多年的發展進步,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仍然要靠改革開放。我國生產力總體水準還不高,影響生產力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體制性障礙還不少,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最大限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不竭的動力。《建議》強調要加快改革攻堅步伐,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使上層建築更加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變化,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科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建議》根據“十二五”期間面臨的新形勢,對深化體制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進行了全面部署。這裡,我著重說明幾個問題。

  一是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要營造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制度環境。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加快國有大型企業改革,深化壟斷行業改革,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健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收益分配製度。要從多方面採取措施,放寬市場準入,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二是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要素市場改革。這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點任務。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完善重要商品、服務、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健全土地、資本、勞動力、技術、信息等要素市場,使各類要素價格真正反映市場供求關係、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三是深化財稅和金融體制改革。改革的方向是,進一步理順各級政府間財政分配關係,積極構建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財稅體制。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加強縣級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財力保障,繼續完善稅制,逐步健全地方稅體系,賦予省級政府適當稅政管理許可權等。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是防範金融風險的重要舉措。要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進外匯儲備經營管理。建立健全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預警體系和處置機制。四是深化政府自身改革。這些年,政府自身改革雖然取得一些進展,但與人民群眾的期望相比差距仍然不小。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對微觀經濟主體干預過多,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比較薄弱;一些工作人員依法行政意識不強;一些領導幹部脫離群眾、脫離實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一些領域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必須通過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和加強制度建設,從制度上解決權力過分集中又得不到制約的問題,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和合法權益,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要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用法律法規調整政府、市場、企業之間的關係,依法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推進政府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要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繼續優化政府結構、行政層級、職能責任。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把政府該管的事情切實管好,減少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要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健全決策程序,強化決策責任。要推進政務公開,加強對權力的有效監督和制約,堅決懲治和預防腐敗,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提高政府公信力。五是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準。“十二五”時期,我國對外開放的國內外環境和條件發生深刻變化,對外開放進入由出口為主向進口和出口並重、由吸收外資為主向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並重、由注重數量向注重品質轉變的新階段。我國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和內外聯繫更為密切,也對我國與國際社會實現良性互動和互利共贏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二五”時期,要適應新變化、新要求,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準,創造我國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新優勢,擴大和深化同各方的共同利益,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建議》明確了提高對外開放水準的重點任務。一要優化對外貿易結構,繼續穩定和拓展外需,促進出口結構轉型升級,積極擴大進口,促進進出口平衡發展。二要提高利用外資水準,進一步優化結構、豐富方式、拓寬渠道、提高品質,更好地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

需要。三要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按照市場導向和企業自主決策原則,引導各類所有制企業有序到境外投資合作。維護我國海外權益,有效防範各類風險。四要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區域合作,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建議》還闡述了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積極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等重大任務和保障問題,對全黨充分發揮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先鋒模範作用提出了明確要求。

  同志們:

  做好“十二五”時期的工作,對於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開拓創新,紮實工作,為實現《建議》確定的各項任務而努力奮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