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棉價上漲 給產供銷帶來哪些影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4 16:27:25  


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11月14日電/棉價上漲給產供銷帶來哪些影響?新華日報記者從探市場、訪工廠、問農戶上尋求答案。

  9月初國內棉價從每噸1.8萬多元起漲,現在每噸已超過3萬元,漲幅高達70%。這對消費者、棉農及有關廠家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市場轉一轉,棉衣襪子全面漲。

  新華網報道,在南京環北市場等服裝批發市場,從秋裝上市開始,批發價格就普遍上漲,漲幅約為10%。在中央商場,“伊人島”4件套去年600多元,今年則標價750元。由於棉衣價格高了,不少商場在冬裝上更多地進了滌綸、聚酯纖維等衣服。

  在南京城南開了5年成衣店的張小榮告訴記者,今年棉花進價前所未有,早知道如此就不要做成衣了,改買賣棉花就能發財。南京火車站附近紡織品批發店老板也認為,今年下半年很難進到貨,店里的貨都是去年存的,銷量下降了30%,顧客也比以前少。在一家襪子批發店里,店老板抱怨蘇北產地的貨現在一批比一批價格高,一個星期一個價。

  這一切,都是因為棉花價格飆升所致。省棉花協會有關人士說,全國棉花總產量維持在700萬噸左右,而需求量在1050萬噸左右,缺口350萬噸以上。去年10月以來,國內紡織行業復甦致使棉花需求量大幅增加,棉花產需之間出現了較大缺口。

  是游資炒作,還是供需失衡。

  各產棉區都在為搶棉而大戰。往年多是江蘇去山東等周邊省份收購棉花,今年山東竟然也來江蘇收購棉花了。眼下,江浙老板紛紛湧向新疆棉區,幾乎每家軋花廠的門口,都聚集著幾十個上百個內地棉商,操著不同的口音討價還價。新疆棉花也是一天一個價,昨天剛簽的合同,今天就不作數了。

  產棉大縣射陽的有關棉花收購企業負責人反映,到10月10日,農民交售了2.5萬噸棉花,有資質的收購企業收購量只占20%,其中約1.5萬噸的棉花囤積在大量經紀人手中。據蘇北基層供銷社有關人士介紹,支持棉花企業收購的金融單位只剩下農業發展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等,難以滿足實際收購的需求。小商小販、經紀人趁機大顯身手,他們籌資或拆借,月息1.2-1.5分用於收購棉花,囤棉等待漲價。

  國際棉花價格也在上漲,ICE棉花期貨9日再創新高,因中國工廠棉花需求強勁上漲和國際投資者買盤持續,國際棉花期貨價格從年初到現在已經上漲了95%。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李明告訴記者,炒作“中國需求”是國際游資的重要手段,從成品油、大米到大豆,中國需要什麼,它的國際價格都要上漲。這一次,輪到了棉花。

  但是,中儲棉鹽城直屬庫業務科負責人對記者說,棉花價格上漲主要還是供求關係緊張導致的,現在並不存在大面積的游資炒作,主要還是用棉單位在買棉,而不是經營單位在購買。

 
  面對大熱行情,棉農對擴種卻很謹慎。

  棉價飆升給了種棉農民增收致富的機會,然而記者發現農戶對此大熱行情卻是憂心忡忡。

  在大豐農村,棉農普遍希望棉花價格穩定在一個合理的價位上。大豐下壩村曾經是全國響當當的產棉大村,3年前全村百來戶人家幾乎家家都種棉花,但現在這個數字已經下降到了20戶。仍然堅守在棉花地上的村民趙國和種了10畝棉花,去年純收入也就是1.5萬元,還不如打工。今年每畝棉花成本1100元,按照15元每公斤出售,每畝純收入在2500元。但他認為眼下價格有點離譜,棉農卻沒有得到多大的實惠,他並不想擴種。

  因付出多、收益有限,全省棉花種植面積從過去的1000萬畝減少到現在的350萬畝,僅大豐這樣的棉花主要種植區今年就減少了5萬多畝。

  大豐新豐村村民組長程愛明告訴記者,新豐村曾經是一個萬擔皮棉村,但現在棉花種植面積從8000畝下降到了4000畝,許多村民都改種玉米、冬瓜,不願意種棉花。現在看到棉花價格漲了,秋收以來已經有村民增加了棉花茬口面積。

  省棉花協會有關人士表示,隨著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加強市場監管,棉花價格會有所回落。但整體來看,2010到2011年度,世界棉花市場處於緊平衡的格局中,而中國棉花需求依然旺盛,明年中國棉花價格較高的格局將繼續延續。

  應對漲價,棉企各使各的招。

  對於最近棉價的瘋漲,悅達紡織集團總經理朱如華用“無法承受”來形容。下轉A3版

  目前,棉紡占到集團總產值的90%以上,每天得吃下100多噸棉花,此輪漲價前公司的棉花庫存只有一個月左右,漲價風潮給企業運行“當頭一棒”。今年公司5000噸美國棉、印度棉的進口配額10月份就已經用完,目前主要是採購新疆棉。不得已,“悅達”目前壓低了棉紡產能,改用化纖替代。

  江蘇鴻祥泰和棉紡織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說,棉價現在一天能漲2000元,不敢提高產量,用多少進多少。“這個價格就像氣球一樣,沒准哪天就爆炸了。”該公司以前生產成品布,但是現在只紡棉紗,掙點加工費來維持。

  織布廠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常州旭榮集團副總經理張國成告訴記者,此輪棉花上漲後,上半年賺的錢,下半年全吐出去了。阿迪達斯的服裝面料很大一部分由“旭榮”供應,這些訂單是年前預定好的全年單,公司與阿迪達斯商談提高後續訂單價格,但阿迪達斯只答應明年的訂單再提價。

  目前,“長單”變“短單”是紡織服裝企業的普遍應對策略。無錫一家大型服裝廠老總說:“現在我們對於新客戶都抱著觀望態度,不敢接單,就算接單也會選擇成交日的價格來算。”吳江蘇紡紡織面料有限公司經理鄭偉書表示,現在公司只能小批量進貨來抵禦風險。棉價上漲以來,江蘇浩華紡織公司經理張利民購進了少量棉紗儲存,同時提高了訂單條件,要求客人預付30%的現款,以規避風險。

  江蘇紡織服裝企業的轉型在全國一直走在前面。省紡織工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次棉價上漲將淘汰一批缺乏競爭力的企業,促進江蘇紡織企業升級轉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