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亞運會規模越來越大 引發劇烈爭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5 21:30:46  


 
  項目轉移是出路

  從目前的情況下,仁川亞運會非奧項目減少已成定局。據魏紀中介紹,28+7的方案最早也是他提出來的。在7個非奧項目中,東亞、西亞、南亞、中亞和東南亞各提名一個,仁川亞組委和亞奧理事會再各定一個。按照目前的情況下,下屆亞運會的7個非奧項目很可能是武術、卡巴迪、藤球、空手道、板球、保齡球和棒球。壘球有可能出局,也有可能跟棒球合二為一。

  在魏紀中看來,那些進入亞運會之後又被擠出來的項目的確會比較“受傷害”,但亞奧理事會也為它們謀劃了出路,比如挪到亞洲室內運動會中去。

  中國奧委會的那位官員也贊成這一方案。他說,體育舞蹈、棋類等室內項目就放到亞洲室內運動會,沙灘排球等項目就全部放到沙灘運動會,亞洲5大賽事規模差不多,最好。

  更為重要的是,亞洲室內運動會、亞洲沙灘運動會等因規模要比亞運會小很多,承辦費用可以大幅度降低。亞洲每個國家和地區都可以量力而行,選擇承辦不同的賽事。

  隨著時代的發展,體育專業化和職業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像籃球、足球、網球等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廣泛影響的項目,已經形成了各自固定的具有相當規模的受眾群體,而且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目前,除了奧運會之外,包括亞運會在內的其它大型綜合性運動會都面臨著與這些項目爭奪“眼球”、贊助資源、媒體資源的挑戰。規模過大、項目過多的確容易分散注意力和影響力,讓人“審美疲勞”。如何在推廣體育項目、保持比賽規模和維持賽事吸引力、關注度方面尋求一個平衡點,是對亞洲體育領導者們的一個不小的考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