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英國《金融時報》稱刊發李克強文章只字未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1 16:57:04  


  中評社北京1月11日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1月10日在英國《金融時報》刊發了題為《中國同世界共成長》的文章。這是繼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副總理王岐山後又一位在該報刊發文章的中國高層領導人。《金融時報》媒體聯繫部負責人湯姆.格洛佛以及評論版編輯詹姆斯.克拉布特裡透露,並非領導人的來稿我們必登,但李克強副總理的文章我們不僅刊發了,而且一字未改。

  文章速覽

  撰文外媒暢談中國和世界

  《法制晚報》報道,李克強在文章中對新時代的“小康”這樣定義:人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生活溫飽有餘而充裕。他同時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到2020年的發展目標。

  李克強說,中國的發展對其他國家是有益的。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增長的貢獻率在10%-20%,2009年達到50%。2010年中國經濟預計增長10%左右,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90%以上。

  內需的擴大增加了進口。2010年中國進口額預計超過1.39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二。李克強認為,中國需要穩定和拓展外需,更致力於擴大內需。中國歡迎各國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進入,並為投資者提供更公平透明的創業環境。

  “李克強文章我們只字未改”

  為什麼李克強要給《金融時報》撰文?該報媒體聯繫部負責人湯姆.格洛佛今晨表示,很多高層領導人為該報撰寫署名文章,可能是因為他們看中該報高級領導層和商業決策者的這部分“全球讀者”的長遠影響力。

  一般而言,《金融時報》評論版的宗旨就是應讀者所求,在特定的時候刊登他們需要的內容。

  “我們可能贊同文章的觀點,也可能不贊同,但最主要的是,我們刊登的文章具有針對意義。”格洛佛說:“按慣例,我們對每一篇要刊登的文章都會作出改動,使其更符合《金融時報》的風格與定位。但是李克強副總理的這篇文章是初始文章,我們一字未動。”

  此外,刊登李克強副總理文章的《金融時報》評論版編輯詹姆斯.克拉布特裡也介紹了刊發文章的一些幕後故事。

並非來稿必登中國政要撰文是關鍵

  《法制晚報》(以下簡稱FW):這篇文章是李克強主動投稿還是你們約的?

  詹姆斯.克拉布特裡(以下簡稱JC):是中國駐倫敦的大使館與我們聯繫的。由於當時李先生即將訪問英國,大使館的人覺得可能這時候在英國的報紙刊發領導人的文章將是不錯的選擇。所以他們選擇了《金融時報》。

  FW:《金融時報》對領導人的來稿是有稿必登,還是要篩選呢?

  JC:應該要篩選一下,我們之所以刊發李克強副總理的文章,主要是因為文章具有可讀性而且能夠引起廣泛的討論。此外,中國高層領導人撰文無疑也是刊發的一個重要而明顯的因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