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意大利華人經濟亟待升級轉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8 11:52:30  


  中評社香港3月28日電/意大利《新華時報》3月28日發表署名評論文章指出,經過多年的發展,很多在意華人企業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但華人經濟也逐步面臨“內憂外患”,很多華人企業家開始思考企業的升級轉型。

  文章摘錄如下:

  所謂“內憂”,一方面在於缺乏企業進一步發展的戰略模式、人力資源、社會網絡資源和管理能力等,另一方面也在於華人企業高度集中於某些特定行業,企業數量的快速增加導致華人企業間的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結果是利潤空間的不斷下滑;“外患”則是意大利中小企業亦逐步了解華人企業的運營模式並開始參與競爭(意大利政府、學界和企業界近年來極力推動意大利小企業國際化);少數華人企業的不規範行為導致所有華人企業要為經營環境惡化“買單”。

  面臨“內憂外患”,很多華人企業家開始思考企業的升級轉型,如同走到一個十字路口,要想繼續往前走並達到正確的目的地,一是要有正確的方向和道路,二是需具備繼續前行的動力和能力,但二者又相輔相成,具備不同能力和資源的企業家其正確的方向可能不同。具體而言升級轉型的方向無非是多元化和一體化。 
 
  但由於其所處環境和移民企業自身的特殊性,海外華人企業的升級轉型之路注定與一國本地企業不同。相對而言,意大利華人企業的特殊性包括:所處行業相對其它歐洲國家多元,在英國、德國,80%的華人靠經營餐飲業為生,而意大利華人企業除餐飲業以外,還將中國大陸製造業優勢與意大利紡織服裝業傳統優勢緊密結合,大量從事皮革、制鞋、服裝及相關商品的製造、批發、零售與進出口貿易,還有部分華人企業經營超級市場、房地產、電信及金融業;移民來源地相對集中,大部分移民來自浙江的溫州、青田等地,且由於移民方式以家庭團聚為主,所以在意華人移民多具有地緣和血緣的親近關係;自我雇傭率極高(就是自己當老板的比例很高),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地域文化因素,融資成本低,當然也有缺乏專業技能和語言能力,與當地社會的融合程度較低等因素的影響。這些特殊性決定了意大利華人企業的升級轉型之路的應該具備自己的特點,應該以自身特點帶來的優勢為基礎,集聚和創造資源以彌補自身劣勢。

  具體來說,首先可以考慮有組織地進行小企業集群的產業鏈縱向一體化擴張,意大利華人企業有相對多元的行業特征,但大部分屬於微型企業和小企業,單個小企業孤立地進行縱向一體化擴張的風險極大,但是如果充分發揮在意華人移民地緣和血緣親近關係的優勢,由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予以信息、產業鏈融資和其它資源上的支持,將會大大降低一體化擴張的風險。一旦華人企業的完整產業鏈形成規模,單個企業就可以考慮進行橫向一體化的擴張,以服裝行業為例,就可以考慮通過新建、併購等方式進行地域擴張、細分市場擴張和品牌建設等,甚至也可以考慮進行多元化發展。在其間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充分發揮移民地緣和血緣親近關係的優勢,尤其利用溫州、青田人之間的信用體系,可以大大降低企業間的交易成本(如信息傳遞成本、違約成本和財務成本等),這會使得華人企業的產業鏈成本要比意大利本地企業的產業鏈成本低,導致競爭優勢。

  二是高度重視教育。家庭團聚為主的移民方式導致人力資源的高度同質化,致使意大利華人企業的發展缺乏必要的人力資源、智力資源和社會網絡資源的支持,而學習與培訓(如語言和專業技能)、職業技能教育、大學教育和研發會產生差異化的人力資源,並且也是社會融入和企業發展的基石。如美國的華人移民方式包括家庭團聚、留學移民、技術移民和投資移民等方式,所以美國的華人移民企業呈現出豐富的產業特征,既有技術、智力密集型的高科技產業,也有餐飲、服裝製造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同時企業也較少面臨人力資源的困境;

  三是充分發揮商會的作用。從12世紀開始意大利各個城市的各種商會組織就在其經濟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現代意大利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微型企業和小企業,作為非盈利組織的各種意大利商會(包括各種基金會)在信用體系建立與維持、信息流轉、教育培訓及智力服務、鑒證服務和平台建設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原因在於單憑微型企業和小企業一己之力無法實現這些功能,而由商會組織來承擔就具備典型的規模效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