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台灣學者:正視大陸發展 避免錯估形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6 00:16:54  


 
  逆喻

  世界上民主模式複雜多樣,西方式的民主和馬列式的民主之間的差異尤鉅,許多學者以自己的理念來衡量其他制度,自然造成相當的誤解與偏差。比如西方社會的民主就與社會主義的民主不同,依照馬列的理論,當革命後所有其他的反革命勢力都被清除了,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當然只會支持他們的政府並反對異己,否則制度受到危害,生活必無保障,此乃社會主義的民主。

  但在大陸的情況又更進了一步。1980年鄧小平所提倡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念與政策,繼承了西方自由主義競爭的優點,創造了平均每年約10%左右的經濟成長,此乃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經過揚棄(Aufhebung)過程後的合成。易言之,這是一個在民主集中制統治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之間的合作成功的實例,其中國特色明顯。但若私營企業的比例增加,這是否會改變其經濟基礎?進而影響其上層建築呢?

  因此,在2004年中共已將所提的“三個代表”概念入憲。基於此,共產黨也吸納了資本家(現稱為企業家),成為“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代表”。如今兩個原本相對的勢力開始合作,這確實是中國社會主義的特色。不過,中共仍然以“四個堅持”為其社會主義制度最重要的支柱,但這四項堅持中,馬列毛思想與社會主義道路都已有所修正,現只剩中共一黨統治還保持未變。綜合言之,兩種相對勢力的合作,就是一種典型的逆喻。

  特色

  1985年,鄧小平首先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的政策,已確實展現其成效,但其後果自然是貧富差距拉大。因此,從2004年開始,以建立一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念與政策,來削減貧富差距,再加上2007年的科學發展觀,以及才結束不久的中共第17屆六中全會,則集中在文化議題方面等等,都是向平衡、發展與穩定方向邁進。雖然這些發展的步驟也受到一些批評,但回過來看,難道要13億人的大國家同時富裕?因而部份人先發展當然是必要之路,然後再一面發展一面來糾正其弊病,也屬正常。

  此外,在大陸上仍實施“黨禁”,導致網絡已經成為重要的民主平台,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治領導人,都必須注意網上的意見,這是政府和人民之間一種特殊的溝通方式,否則水可以載舟,也能覆舟,這難道不是中國式的民主形式?其實,適度與技巧的媒體與網路審查,確實有助於社會穩定,其中尤以不同民族之間的騷亂為甚,否則媒體豈不成為動亂的催化劑?在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政府也同樣控制媒體播出殘酷的實況。

  目前,大陸政府已證明其危機處理與辦理大型活動的非凡能力,例如在2003年處理SARS危機,以及2008年奧運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等。此外,在航天、軍事與科技等等方面,其發展更是驚人。值得注意的是,擁有八千萬黨員的中共,是世界最大的人民團體,其規模與德國人口相當,如此龐大的組織要如何運作?這本身就是人類的一大成就。當然,由於“一黨專政”已70餘年,產生各種弊病亦屬正常,局部的政治改革也是必要,在政治強人之後,法治亦不可避免。

  目前,第五代的接班正在形成。若習近平於2012年底與2013年初接任中共與國家領導人,屆時他將已有五年擔任副手的經驗。因此,中共整體政策的連續性將可預期,其領導人也將不是生手上路,這是否也是大陸制度的優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