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敦煌文學研究綜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04 00:01:56  


  中評社香港1月4日電/中國國學網文章:現今,學界對敦煌文內涵、外延的認識逐步明確、清晰,具體研究也越來越細化、深入。但仍沒有將散文類的文學作品梳理清楚,更多的是對資料按篇或按類的校錄、研究。筆者在參考現有敦煌文獻的基礎上,試對百年來敦煌文研究情況作一下綜述。 

  關鍵詞 敦煌文 研究 綜述 

  隨著敦煌文學研究的深入,敦煌文的整理、匯輯和研究等各方面的工作有了相當大的進展。下面試對百年來敦煌文研究情況作一下綜述。 

  上世紀初,敦煌學中絕大多數學科的研究工作還未開始之時,就已經有人對敦煌遺書中的文學作品進行分析,可謂是全世界範圍內最早的研究工作了。如蔣斧的《沙州文錄》(1909)、羅振玉的《鳴沙石室佚書》《敦煌零拾》(1924)、劉複的《敦煌掇瑣》(1925)、許國霖的《敦煌石室寫經題記與敦煌雜錄》(1937)、盧前的《敦煌文鈔》(1948)等已涉及到了敦煌文學裡“敦煌文”的範疇。但他們主要是進行敦煌文學、文獻資料的校錄刊布,但是在“敦煌俗文學”這一概念的影響下,敦煌文學研究的關注點集中在變文、歌辭、詩賦等方面。即使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現了“敦煌文學”這個概念,研究者們仍受傳統觀點的影響,未給敦煌遺書中的表、書、狀、啟等傳統形式的文學作品應有的重視。 

  1983年8月在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成立大會和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上,顔廷亮的《關於敦煌遺書中的甘肅作品》指出:敦煌文學中的一類重要作品即散文作品應該納入研究領域並給予足夠重視。隨後周紹良的《敦煌文學概論》(1987)參照《文選》的分類法,將敦煌遺書中的作品按文體分為30類。顔廷亮的《敦煌文學》(1989)在此基礎上,對部分類別進行補充、删並,分為27類。其中前14章以及第17章涉及到敦煌文的論述。作者認為,造成這種變化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左”的思潮泛濫時期曾經有過的獨尊俗文學的狀況逐漸改變,那些帶有實用性而又具有文學色彩的文字被重新迎回了文學的殿堂。二是國內外所藏絕大多數敦煌遺書的縮微膠卷或其全套影印本已為國內許多地方和單位購買,研究者對資料的掌握較為全面。 

  由於敦煌文所涉及的範圍比較廣,所以對敦煌文的概念、性質及其包含的作家、作品的認識一開始並未達成共識,而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顔廷亮的《敦煌文學概論》(1993)認為:所謂敦煌文學,指的就是保存並僅存於敦煌遺書中的唐、五代、宋初的文學作品。並單列《敦煌文》一章:敦煌文學中的官私文書;敦煌文學中的碑、傳、祭文;敦煌文學中的論、錄、雜記。對每種文體的含義、一些重要作品的內容、藝術及史學上的價值進行論述,對每種文體現存作品的數量也進行了粗略統計。這充分表明了敦煌文的涵蓋面是相當廣泛的。李明偉的《敦煌文學中“敦煌文”的研究和分類評價》(1995)則認為敦煌文學中的敦煌文主要是指敦煌遺書非佛藏雜著文字中那些具有文學色彩的散文,不能不加區分地將狀牒、契約、偈贊等諸種文體統統劃入敦煌文的範疇,但他把“小說類”作品也歸入敦煌文範疇,似有寬泛之嫌。張錫厚的《敦煌文概說》、吳格言的《試論敦煌文學的性質、範圍和研究對象》(2000)、楊雄的《論敦煌文學的內容及分類》(2004)認為:不僅要嚴格文學與非文學之辨,而且敦煌遺書中的先唐文學和唐宋傳世文學作品也同樣應列入敦煌文學及其敦煌文的研究範疇。杜琪的《敦煌應用散文題注》(2006)則認為“敦煌文”這一概念,籠統、容易產生歧義,應該將散文引入敦煌文學的視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