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論:民進黨欲再執政 要向誰學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3 00:42:57  


 
  眾所周知,2008年民進黨黯然下台後,就鮮少祭出“台獨神主牌”,而是高調宣稱堅持《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基本精神,意在說明,“台獨牌”只是民進黨前期的票房毒藥,而今把“台灣未來交由2300萬的人民決定”當作是民進黨從穀底翻身、謀取政權的至佳法寶,因為這是連國民黨都不能不認同的東西,當然可以繼續奉行。國民黨的價值取向都在不斷向民進黨趨近,那為什麼民進黨的兩岸政策還不能向國民黨靠攏,承認“九二共識”難道就有悖於所謂的“台獨”黨綱?這是一個讓人費解的問題。實質上講,民進黨此次大選不是輸在路線,而是出在政策上,故而民進黨需要多向國民黨學習,學習如何在堅持核心價值的同時,還能獲得島內及島外各界的認可與支持。此種說法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切重了其要害。

  二是需要多向中國大陸學習。思路的轉變也是在兩岸三黨博弈中占據制高點的重要因素。如果說國共再次合作是歷史條件所決定的,那麼共民交流就應該是為現實所要求的。為此,不論何時,共民兩黨交流始終是各界經久不衰的話題。只是,如何開啟共民交流,怎樣進行兩黨對話,是一個長期摸索試探的過程。至今還未找出正確路徑,大部分原因是出在民進黨身上,出在自己冥頑不顧、守舊古板思維而不知曉隨著時代情勢的發展變通的思路上。故而,民進黨要制定出切實可行並讓各界認可的兩岸政策,首先得先徹底反省和糾正自己在處理兩岸問題的思維定式,只有思路正確了,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政策。事實證明,國共兩黨能捐棄前嫌,擱置爭議,共謀兩岸和平,這不是歷史的偶然,而是兩黨思考問題的思路較以以前更加理性務實,並在新形勢下因時制宜出台了合乎時宜的兩岸政策,這就是國共自2005年開啟交流大門並延續至今的重要竅門。

  熟知兩岸歷史的人士大概知道,當年國民兩黨的糾紛遠遠比如今的共民矛盾突出得多。既然國共都能夠再度握手言和,按道理說,共民兩黨並沒有太多的歷史積怨和包袱,就應該更容易走在一起,共謀台海的未來。大陸對兩岸問題的立場和態度的轉變與改變,是有目共睹的,從“武力攻台”到“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再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雖然裡子還是隱射著大陸要求兩岸最終複歸統一的思維,但至少說大陸在處理對台問題的方式上變得更為靈活,更具包容性。正因為如此,國共兩黨才一拍即合。民進黨何不遵循大陸思維轉變的模式,將“台灣未來交由2300萬的人民決定”的既定路線埋在心底,視發展兩岸關係,替人民謀福祉,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為制定兩岸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唯此蛻變,民進黨方能再次獲得大多數民眾的信任與支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