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黃清賢:南台灣觀點 兩岸身份認同建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7 00:48:54  


 
  回顧兩岸從1949年起視如寇讎的霍布斯文化,1980年代後期起開放交流後,進入相互競爭的洛克文化。雖然1990年代中期到2008年之間,曾因兩岸官方矛盾檯面化,回到類似霍布斯文化的倒退,但2008年起卻又迅速開展,有從洛克文化往互助合作的康德文化跡象,2012年的台灣大選結果更強化這種趨勢。

  不過如前所述,兩岸關係的“本質性認同”已因“建構性認同”而出現歧異,兩岸之間有半世紀的霍布斯文化,想要在數年內就從洛克文化進展到康德文化,實有難處;如欲從建構性認同扭轉回本質性認同,“相互依賴”(Interdependence)與“同質性”(Homogeneity)是二大重要因素。

  從相互依賴而言,意指介於國與國之間,或是介於國家內行為者之間的相互影響,其源自於國際流動,包括金錢、貨品、人員、資訊的跨疆界流動。同質性則可分為團體身份和類別身份的相似性,前者是基本組織型態與功能等相似性,現代世界的相似單位如共和國體;後者則指國家內部政治權威組織形式,例如民主政體。

  隨著兩岸貿易金額的提升,以2011年為例,台灣對大陸出口高達1240.5億美金,進口452.8億美金,順差787.7億美金;ECFA早期收穫清單貨物出口金額較2010年同期成長9.88%,進口成長28.14%;而2012年起ECFA早收清單更計有94.5%貨品享有零關稅待遇來看,兩岸貿易量勢將擴大,如果再加上2011年兩岸交流已高達700萬人次看來,相互依賴已呈現正面發展。

  但徒有經濟上的相互依賴並不足,因為不是所有台灣人民均能在兩岸貿易中獲利;例如台南市學甲區虱目魚契作,近3000家魚類養殖戶只有100戶參與契作,而且未擴及周圍北門、將軍、七股等區,相對剝奪感難免滋生。

  縱使獲利也不見得會支持兩岸關係進一步深化,例如契作未能立即扭轉當地基本盤,政黨藍綠陣營的3:7投票傾向,頂多只是投票率71%比全市的74%低,廢票率0.8%比全市的0.7%高,亦即當地選民只是消極的不投票、投廢票,而非積極的投票支持國民黨或其延伸的兩岸交流政策。

  因此可以合理推論,九二共識只是經濟利益的共識,如果要求同存異的推到文化或甚至是政治範疇,其不但有相當鴻溝必須跨越,而且必須增加團體身份和類別身份相似性的同質性,建構兩岸的公民意識與制度認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