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喬良:中國要學會巧實力 打主動牌下先手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8 10:52:02  


 
  《南風窗》:我們現在這個航母平台能稱為真正的航母麼?反反覆複地下水試航,技術難度很大麼?

  喬良:我們現在這艘航母當然是名副其實的航母,它不是擺設,它是一只初生之虎。它已經下水了,也已經列編了,只是說它若形成戰鬥力還需要一個過程。

  眾所周知,我們把它買進來時是一艘空船,艦上的武器系統、通信線路,所有的設施幾乎都沒有了,只是一個空殼。我們就是在這個空殼上把它變成一個有戰鬥力的平台。俄羅斯這艘航母本身已經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水平,今天又向前發展了30年,現代航母需要的能力它原本就不太具備,何況還把它的基本設施都拆掉了。我們要用現代化的方式去改造它,比如彈射系統,有些人說中國沒有能力解決,其實這都是對中國的無知。從技術上講,這類技術根本難不住中國人。還有艦載機,這些東西對中國來說並不是不可逾越的技術障礙。當航母技術在美國成熟時,其他國家也會很快地跟著成熟,只不過比美國慢一些。對於中國來說這基本上都屬於製造業技術,中國人對此還是應該有信心的。

  中國現在需要提高的是航母形成戰鬥力之後與其他武器平台之間的配合,比如說整個指揮數據鏈系統間的勾連,能不能讓信息獲得共享,讓指令上下通暢,不同平台互相間如何配合形成戰鬥力,從而發揮最大的效率,這些才是問題的關鍵。必須明白,航母絕不是一個單打獨鬥的兵器,本身是一個聯合作戰的兵器。
 
  《南風窗》:有觀點認為中國海軍裝備航母,將如虎添翼,是這樣麼?

  喬良:這是一個願望吧。一個國家特別是大國的軍事能力,在今天是一種綜合實力的體現,不能寄希望於任何一種單一兵器。人們對航母如此崇拜,是因為對現代武器系統及其發展水平缺乏了解。比如今天的美國為什麼要提出建立全球快速打擊系統,就是因為航母已經跟不上美國的獲利方式及需求。美國今天的獲利方式,是通過輸出美元使之成為一種全球資本(基礎貨幣),然後通過資本的全球流動再回流美國,從這個過程中獲利。此時什麼東西在支持資本的快速流動?是計算機技術。由於有了網絡技術系統的支持,全球資本的流動變成瞬間的事情,此時航母的速度已遠遠跟不上資本流動的速度,你說美國人還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航母身上麼?所以他現在要求開發全球快速打擊系統,要求從6個小時打遍全球到3個小時到1個小時到28分鐘打遍全球,就是因為只有這個速度才能跟上資本的流速,才可能改變全球的投資環境、投資方向和投資速度。航母怎麼能做到這一點呢?航母從橫須賀港出發到達紅海需要兩周,這時候資本在那個地方可能早已經完成了一次投放和收益的過程。

  所以說當你理解了武器與資本的關係,武器與經濟利益的關係,你就會知道哪種武器對美國更重要。在美國人已經認為全球快速打擊系統比航母更重要的時候,我們仍然還停留在航母最重要的認識水平上,仍然只看到美國的航母把哪個國家打得頭破血流殘破不堪,以為航母有多威風。這不就是一種認識上的落伍麼?
 
  《南風窗》:中國成為航母大國會是一個必然趨勢麼?

  喬良:未必,很可能沒等你成為航母大國,替代性的兵器已經出現了,也就是說你已經不需要成為航母大國,你需要其他東西了。要成為一個航母大國,從現在起一天不落地建設,最少要二三十年。二三十年後,人類新的武器平台甚至是取代航母的武器平台,或者使航母失效的作戰能力,都可能已經出現了。今天實際上能制約航母的武器也越來越多,只不過由於沒有發生二戰那樣的世界性戰爭,航母紛紛被擊沉的場面還沒出現,所以人們還對它充滿了往日的記憶和未來的期待,但說真的,未來已經不可能再出現航母主宰一切的情景了。

  現代航母就是一個活動機場,它沒有別的作用。攻擊岸上目標,它只能用巡航導彈和艦載機,而不可能用它的艦炮—這一點航母的火力還不如戰略艦。如果你有足夠的陸基機場,那麼沒有航母也不等於就沒有實力。美國過去在全世界到處布防時,建了很多空軍基地,就是為了替代航母。只有當它的陸基飛機夠不著、或者不夠用時,才會使用航母。前蘇聯很長時間沒有航母,它也照樣是軍事強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