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迎接挑戰 馬英九要帶領台灣走出困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18 00:43:54  


馬英九要帶領台灣走出困局
  由本月開始,馬英九的第二個任期正式起步。迎接他的,不是鮮花與喝彩,而是自3月油電漲價以來,帶來的一連串抗議與輿論聲討,一時全台民怨沖天,馬英九的施政滿意度更跌至空前的一成五,而不滿意度高達七成,幾乎與極度貪腐的陳水扁執政時期民意指標看齊,可謂當頭棒喝。

  為何這個本意與市場掛鈎、恢復被扭曲價格的普通民生改革舉措會引起如此軒然大波,造成新一屆馬政府幾乎要沒頂的後果?值得有識之士深思。

  細心分析,可以發現此次油電漲價引發民怨的幾個重要因素:其一,是台灣經濟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至2008年之前,在李、扁執政時期被掏空了體質,造成公營企事業機構普遍虧損,台灣經濟長期下滑,徘徊不前,全社會工資水準也普遍凍結,靠工資收入的基層多年未加薪;而物價水準卻又隨同國際大趨勢節節上升,廣大民衆對馬政府執政以來的“復蘇”無感,價格“敏感”,將選舉時因害怕綠色執政而未發洩出的怨氣借機發洩出來。

  其二,是島內某些媒體和所謂“名嘴”們惡意渲染,不分青紅皂白,煽動民怨,擴大發酵,用民粹式政治語言詮釋經濟民生議題。

  其三,是反對黨乘機借力打力,故意抹黑、中傷馬政府,“亂棍打死人”。

  其四,是馬政府內部處置問題方式失誤:首先是以簡單的經濟眼光看待價格調整,以為“對的事就要堅持做”,全然沒有顧及已經高度政治化的台灣社會的接受能力和反應度。其次,“正人先正己”,油電漲價,而中油、台電等企業卻大發獎金、胡亂採購,社會觀感自然不佳,徒遺人口實。本應借民意率先對此改革,卻又遲遲未動。第三,在政策出台前未向全社會做充分溝通與解釋工作;當輿論與民怨出來後,未充分警惕,及時尋求化解之道。在選舉社會的選票考量下,本該出來說話、引領社會理性和主流輿論的藍營各界人士也紛紛選擇“躲閃”,無人願意面對民衆“當壞人”。致使輿論一面倒,理性聲音被掩埋。這不能不說是台灣社會的悲劇!

  四年前,馬政府初上台時,社會普遍看好,行情高漲,可謂“高開”;但其後面臨內外種種難題及危機,總體而言,一路走低。四年後,馬政府的第二任期卻是在一片低迷中開始,能否實現逆轉,低開高走,卻正考驗馬英九和其團隊的政治智慧與執政能力。

  中國先哲云:“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古今中外,所有成就大事業、贏得歷史高度評價的政治家們,無一例外地都曾經歷過一番艱難困苦。正是在困苦環境的磨礪下,方能顯現出英雄本色。馬英九也需迎接挑戰,勇敢帶領台灣走出困境,為自己,也為台灣的未來披荊斬棘,開辟一條大路。

  就此而言,馬政府未來四年主要任務有下列幾端:

  首先,當務之急還是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台灣經濟在過往四年內由於兩岸關係的大發展,得以分享和平紅利和ECFA,經濟開始復蘇,但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發展成果主要為少數階層掌握,大多數工薪階層無法分享或感受不到。是故,千方百計發展經濟,扶持中小企業和中南部地區,以及關注民生議題,是施政的重心所在。為此,兩岸應加速ECFA後續項目的簽署,真正將和平紅利惠及全體民衆。同時,馬政府應注意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之間的平衡,讓更多的民衆受惠。千條萬條,增加民衆收入,提升他們的生活水準是是第一條。民生問題解決了,台灣才能真正穩定,反對勢力也才會真正認清現實,實現島內和兩岸的和解。

  第二,需要進一步強化兩岸關係,建構基於兩岸一中之上的共同認同,在和平發展的進程中逐步形成兩岸命運共同體。兩岸要想實現永久和平,不走此路是沒有任何前途的。馬政府對此應堅定信心,今後四年內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建構起新的兩岸論述,為未來簽署和平協議奠定思想基礎。

  第三,“勿以善小而不為”,馬政府應從小事做起,逐步累積兩岸關係的善意和誠意。如下決心認真清除過往幾十年遺留的冷戰思維,既不搞軍事對抗,也不搞什麽“台灣主體意識”的意識形態對抗;又如解除對陸生的種種限制、不再對青年一代進行反共教育、不再對大陸開展“心戰”等等,都是可以著手做的。台灣的出路在於真心走與大陸共同發展、共同繁榮之路。這些小事做到了,兩岸關係就前進了一大步,兩岸的永久和平也就可期了。

  四年光陰轉瞬即逝。馬英九需對內把握時機,銳意改革,打破利益集團的牽制與羈絆;對外處理好兩岸關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從而留下歷史評價。這一切作為能否實現,端看他的意志力、決斷力以及處理政治社會事務的細膩執行力!

  (《中國評論》月刊2012年6月號,總第174期,社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