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載人航天回報可觀 投1元最高“賺”12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17 15:03:44  


  中評社北京6月17日電/山東商報報道,神舟九號成功發射,在為祖國載人航天事業迅猛發展感到歡欣鼓舞的同時,有人或許會問:載人航天工程啟動20年來,我們都收獲了什麼?

  1

  隨便拿個日常用品 都有“太空背景”

  一碗方便面的蔬菜包,源自航天員食品中的脫水菜;各類時髦運動鞋,其“中空吹塑成型”製造技術,源自航天服……

  載人航天技術,其實處處滲透在普通百姓的生活裡。當你手持遙控器選擇電視節目時,當你打電話或上網時,你已經在享受來自衛星的服務了。而你餐桌上可口的菜品、生病時服用的藥品,都可能有太空背景。

  “神九航天員在軌飛行時間較長,將檢驗航天員抗骨丟失、抗肌肉萎縮的成果,部分成果或可造福長期臥床的病人,具有很高的民用價值。”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陳善廣的一席話,揭示了太空生命科學試驗的巨大潛力。

  2

  投入1元將產生 7-12元的回報

  航天領域每投入1元,將會產生7元至12元的回報這是美國、歐洲多家研究機構採用不同模型和方法的評估結果。

  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在運行的頭10年裡發現了10個稀有金屬礦和117個油脈,其價值遠遠超過空間站的全部研製和維護費用。更為典型的是,美國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的實施,帶動了美國計算機、超高強度材料等一大批新興科技工業群體的出現。

  中國航天事業同樣創造了可觀的經濟社會效益。我國1100多種新型材料中有80%是在空間技術的牽引下研製完成的,已有近2000項空間技術成果應用於國民經濟各部門,在衛星通訊導航、氣象預報、防災減災、食品生產等方面服務於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神九征空 首位女航天員劉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