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蘇貞昌兩岸政策述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16 10:29:56  


蘇貞昌兩岸政策以柔性台獨和務實為主線
  中評社╱題:蘇貞昌兩岸政策述評 作者:呂存誠(北京),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5月27日,蘇貞昌如期所料當選民進黨主席,民進黨未來發展關鍵的兩岸政策勢將受到蘇的重大影響。因此,研究蘇貞昌的兩岸政策主張、特點及未來影響對觀察民進黨未來兩岸路線轉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通過梳理蘇貞昌從政以來在各種場合的言論,尤其是2008年兩岸關係發生重大改善之後蘇的重要表態,其兩岸政策是在固守“柔性台獨”立場上,否認“九二共識”,排除“統一選項”,但主張有條件地“務實”推進兩岸互動交流,包括維持現有經貿合作,認同黨公職人員登陸交流等,同時又主張“聯美制中”,積極擴大台灣的國際空間。綜觀蘇的論述,儘管與“台獨基本教義派”相比具有一定開放性、確定性與務實性,但從現有兩岸關係大格局衡量,仍具有明顯的敵對性、模糊性、投機性和欺騙性。未來,蘇貞昌的兩岸政策將在頑固堅持“台獨”立場、敵對管控思維前提下採取“溫和、務實”策略,這不僅使民進黨兩岸政策更具迷惑性,進而加大對馬當局兩岸施政的牽制,而且還將對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加隱患。

  基本主張

  蘇貞昌一貫在兩岸政策方面態度模糊,論述不多,但通過觀察其2006年“行政院長”任內、2011年角逐黨內“大選”提名權及參選黨主席等重要階段發表的論述,可以發現其兩岸政策雖雜糅了一些新的“務實”觀點,但仍遵循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基調,採取“立場頑固、態度模糊、手法多變”的策略,有條件的認同推動兩岸互動交流。

  (一)固守“台獨”立場,排斥統一選項

  作為民進黨最具實力的人物之一,蘇貞昌頑固堅持“台獨”立場不承認“九二共識”,排斥統一作為兩岸前途的選項,宣揚大陸“政治威脅論”。

  一是在台灣前途方面,主張“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依目前“憲法”稱“中華民國”,台灣前途應“公投”決定。蘇貞昌長期以來堅持“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主權屬於2300萬人民”的立場。陳水扁8年執政期間,蘇在不同職位配合陳的“台獨”施政,推動“正名”,鼓吹通過“公投”、“修憲”實現“台灣獨立”。在“台獨”政權下台,兩岸關係發生重大積極轉變後,蘇的“台獨”立場仍未絲毫鬆動。2011年2月,蘇貞昌首度拋出“台灣共識”概念,主張以“台灣前途決議文”為主要精神,堅持“主權”立場,守住“生存是王道、民主是基石”的兩大原則,認為這是“最能代表台灣2300萬人的利益,屬於主流民意的共識”,“台灣不是中國的一省”。①蘇聲稱,台灣依目前的“憲法”叫“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決定。

  二是在兩岸政治談判方面,主張“兩岸兩國”而不是以“一個中國”為前提的協商談判。蘇貞昌認為不存在以“一中為前提的九二共識”,曾揚言應在2012年“大選”時付諸“公投”以平息爭議。②蘇多次聲稱不接受以“一個中國”為前提的兩岸和平協議,認為這等於“剝奪台灣人的未來選擇權,嚴重威脅台灣的民主價值及生活方式”。③蘇主張在“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前提下以“政府對政府”形式展開兩岸協商與談判。

  三是在台灣所謂的“政治安全”方面,宣揚“大陸威脅論”,主張發展自主“國防”。蘇貞昌一再煽動島內民眾對大陸的敵意,不斷誣稱“兩岸和平的障礙來自於大陸的武力威脅”,多次污蔑大陸以“威脅利誘方式嚴重干涉台灣選舉,前科累累”,主張台灣應阻止大陸對台的“政治滲透”,④並發展自主“國防”,使大陸“武力侵吞台灣是要付出代價的”。

  (二)主張有條件推動兩岸互動對話

  蘇貞昌雖頑固堅持“台獨”立場,但又認識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大勢所趨,主張堅持“台灣主體性與安全性”的前提下,漸進、穩步開展與大陸的政黨、經貿、人員交流。

  一是在整體思路方面,認為民進黨不能繼續“逢中必反”,而應調整策略以“應變代替不變”、以“對話代替對抗”。蘇貞昌認為不必要對兩岸交流“什麼都嗆聲”,聲稱,民進黨未來走向的重點在兩岸關係,“世界在變,中國在變,不能以不變應萬變”,要“積極自信地與中國交往互動”;並稱,“民進黨要瞭解中國,不只是現在的、經濟的中國,更應關注未來的、經濟以外的及廣大的庶民中國”,要以“對話代替對抗,用互動追求互利互惠,促成共存共榮”。⑤但蘇強調,與大陸打交道必須“堅守台灣價值和主體性”。

  二是在政黨交流方面,有條件的認同民進黨高層公職人員登陸交流。蘇貞昌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在不預設前提的條件下,黨公職人員可以來大陸瞭解,自己若當選黨主席也不排除以適當的身份登陸訪問。⑥蘇還稱,若當選黨主席將恢復“中國事務部”,並在基礎上延攬各方知名人士成立“中國政策委員會”,以討論兩岸政策,打破“民共對話”僵局,促進雙方政黨交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