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國資委官員:國企效益好不是靠壟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1 08:56:50  


 
  國企效益好不是靠壟斷

  近年來,有一種觀點認為,國有企業效益好主要是因為壟斷,把國有企業與壟斷等同起來。

  對此,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許保利表示,事實上,我國國有企業多數處於有效競爭中。因為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絕大部分行業已經形成競爭格局,包括國有資本比較集中的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如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建材、建築、機械製造,不論是進入門檻還是市場運營,都已形成充分競爭格局。從行業分布上看,90%以上的國企處於競爭性領域。

  他特別選擇了一些人認為壟斷的石油石化行業、電力行業進行具體分析。

  石油石化行業,市場集中度的確比較高,但絕不是沒有競爭。成品油市場上,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兩家公司實力接近,二者存在競爭。目前,BP、殼牌等國際大型石油公司也已進入成品油零售市場,雖然占有的加油站份額還比較小,但進入的卻是我國經濟最發達、成品油需求量最大、利潤最高的東部沿海省份。

  石油石化的上游勘探開採環節具有行政壟斷性,這是事實。但是,國家對於這類具有高度稀缺性的資源部門或涉及國家安全的戰略性部門採取壟斷經營是必要的。石油石化行業的高集中度,在全世界極為普遍。世界主要的50個石油生產國和石油消費國中,76%的國家只有一個石油公司,20%不超過3家石油公司。

  電力行業,電網屬於自然壟斷行業,由非對稱的兩家企業經營。發電行業則處於激烈的競爭當中,5家央企占全部市場50%左右的份額,各地還有數量眾多的地方國有電廠、民營電廠。

  即使是在行政壟斷和自然壟斷行業,國有企業也不存在通過壟斷地位獲取超額利潤的壟斷行為。成品油、天然氣、電力價格都是政府定的。

  “一些人說,央企的利潤主要是壟斷行業企業貢獻,這也是不準確的。”許保利分析,央企中,石油石化、電力、電信等行業的企業數量不多,但由於本身體量大,其營業收入占到整個央企的40%。

  從企業自身的運營發展看,國企經營績效的提高是有著堅實基礎、經受競爭考驗的。從2003—2009年央企發展數據看,石油石化、電力、電信企業營收年均增長18%,而其他企業是22%;實現利潤,石化等企業年均增長10%,其他企業則達到24%。目前我國許多身處充分競爭領域的國企,不論是生產規模、發展速度,還是全員工效、科技創新等主要技術指標,在國內一流,在國際上也處於比較好的水平。

  他特別強調,有必要從全球視野看待市場集中度的問題。世界上許多行業不同程度地存在大型跨國公司壟斷。比如,15家棉花跨國公司控制著全球棉花貿易的90%;6家鋁業公司的氧化鋁產量占世界一半以上;飛機製造業中,波音和空客占據全球市場90%以上。相比之下,我國企業的規模和實力差距還很大。中石化營收僅為殼牌的66%;中航工業營收僅為波音的37%。從全球看,我國企業行業集中度還偏低,不僅沒有話語權,而且還處於比較被動的局面。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我國要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必須順應國際產業調整大趨勢,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當然,促進國企做優做強不是要通過壟斷來實現,而是要通過激烈的市場競爭。壟斷就意味著保護,而在保護下發展的企業,無論如何都不會成為世界一流企業。而企業大了,能力提升了,往往會擁有市場支配力,相應地就要加強對企業的監督管理,防止企業以自己的能力損害社會利益和公眾利益。同時,企業也要加強自律,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這有利於企業自身的發展,也有利於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