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因素全面滲入美國大選 美民眾憂中國崛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24 09:39:47  


第三場電視辯論截圖
  中評社北京10月24日電/當地時間22日晚,美國佛羅里達州當地時間22點,美國總統大選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辯論在佛羅里達州林恩大學舉行,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話題是:中國崛起和未來的世界。美國總統大選拿中國“說事兒”,並不稀奇,但是像今年這樣頻繁而高調,還是首次。中國因素全面滲入大選,兩黨候選人不僅頻繁拋出強硬對華政策,中國崛起還首次成為大選辯論的獨立辯題,並壓軸“出場”。美國總統候選人為何酷愛談論中國?他們對中國的態度出現怎樣的變化?候選人的這些言論,未來會怎樣影響中美關係?

  現象

  針對中國展開“對攻”

  在22日晚進行的美國總統大選第三次辯論上,奧巴馬和羅姆尼對中國問題並未形成“激辯”,而是仿佛一唱一和,紛紛宣稱要和中國搞好關係,但中國一定要遵守“遊戲規則”,不要再“造假貨”,而且人民幣要再升值。在對華態度上,兩位候選人的區別是,奧巴馬平和一些,羅姆尼更加激進,再次稱中國是“匯率操縱國”。

  “很不幸,中國因素首次全面捲入美國大選。”居住在華盛頓的美國華人全國委員會主席、奧巴馬2008年競選團隊亞裔事務顧問薛海培對記者表示,“中國因素被從頭講到尾,最後變成了候選人辯論議題,可以說前所未有。”

  大選第三次辯論中,奧巴馬和羅姆尼在中國問題上並無新意,因為“基本要點”已經被二人重複多次。實際上,從去年參選之初,羅姆尼便主打強硬對華貿易政策。羅姆尼曾宣稱,在當選為美國總統的第一天,就要給中國貼上操縱人民幣匯率的標簽,並且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對中國宣戰。進入2012年,奧巴馬也開始在國情咨文中表露出對華貿易施壓的風向。奧巴馬還曾經大力宣揚美國向世貿組織投訴中國。

  除了對華貿易政策,“中國因素”還是奧巴馬和羅姆尼互相攻擊的工具。奧巴馬不斷諷刺羅姆尼創立的貝恩資本,將產品製造“外包”給中國等國家,剝奪美國人工作,為自己盈利。而羅姆尼則大罵奧巴馬對華懦弱,幾乎在“懇求北京”。

  二人關於中國問題的“對攻”,正如媒體形容的那樣:在美國大選的描繪中,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奪走”了美國人的就業機會。

  探因

  美國民眾憂中國崛起

  “實際上,從2000年到2010年這10年,美國大選主要討論反恐。新世紀的頭10年,中國議題在美國大選中有銷聲匿跡的感覺。”研究美國大選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學者刁大明對記者說,“現在,經濟議題回來了,所以中國議題也回來了。此次大選中,中國議題實際上是經濟與就業議題的外化和延伸,不是一個孤立的要大是大非的議題。”

  相比2008年金融危機,美國經濟有所好轉,但是奧巴馬執政期間,居高不下的失業率令美國人切實感到了壓力。蓋洛普最新調查顯示,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高達37%的民眾認為大選最重要的議題是經濟,其次是失業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