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對華接納或抵觸 美國面對兩條道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04 00:22:19  


 
  從內部環境來看,1992年的中國剛剛經歷經濟和社會動蕩,各種政治和社會思潮泛濫,國內正經歷改革開放的大討論。鄧小平的南巡,逐漸統一了黨內的思想,開始進行新一輪的發展。從對改革開放政策的質疑、模糊,全黨全國的思想論辯經歷了巨大起伏,最終確立了堅持實施改革開放的發展歷程。也可以說,中國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確立了要全面、深入參與到國際社會的互動中的政策。

  二十年後的2012年,中美兩國都已今非昔比了。從兩國的實力變化來看,美國存量巨大,增量緩慢,而中國存量較低,但增量快速。這種實力變化的趨勢將導致兩國實力的接近。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在美國的投資快速增加,2011年為30億美元,而2012年已經達到了80多億美元,如果不是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類似華為這樣的企業對美投資,估計這個數字會更大。而這種對美投資的現實對於十年前的中國仍然是不可想象的。

  中美實力的變化在美國產生了矛盾的兩方面看法。一方面,美國戰略學家認識到,冷戰結束20多年以來,一個力量對等、對其能構成真正挑戰的對手出現了,美國不能對此再熟視無睹了。另一方面,美國又似乎不願意承認這種全球權力格局的變化。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宣稱“21世紀將成為下一個美國世紀,它拒絕任何形式的衰落”。奧巴馬更是斥責說“哪些談論美國在衰落的人根本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

  這種實力變化導致的結果對兩國意味著不同的影響。對於中國來說,兩國實力的比較還是基於經濟、軍事等硬實力方面的資源,但在軟實力方面中國與美國的實力差距顯然沒有看到縮小的跡象。即使是硬實力方面,中國還不太具備將自身的這些實力資源轉化為力量和權力來改變世界的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