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湯紹成:論“九二共識”到底應如何理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16 00:56:29  


 
  在此,冷戰時期西德政府的東德政策值得參考。當時西德不把東德視為外國,故將兩德關係定位為一種介於國內與國際之間的特殊關係,同時完全放棄對東德的國際封鎖,如此內外有別的安排,合情、合理、合憲,雙方和平共存,終至統一。這是否與胡錦濤在18大報告中所稱,在統一前兩岸合情合理的安排可以相比較,究值得進一步探討,而這種統一前“合情合理的安排”,是否應當給予“中華民國”一個相當的地位與空間?

  設想,若未來兩岸的關係互動和諧,雙方的互信基礎穩固,台灣的政經發展穩定蓬勃,北京的台獨疑慮基本消除,因而封鎖“我國”國際空間的力道可能降低,待日後“我國”際人格日趨完整,兩岸在外交上的名與實之間做出最好的安排,各取所需,相互扶持,北京若能確實掌握助台就是自助的原則,台方未嘗不能於以反饋,繼而可以照顧到我們大家的利益,這豈不是一種兩岸雙贏的新思維!?

  近來釣魚台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但兩岸的主張相同,理應一致對外。但問題是北京並未言明,只稱“兄弟鬩牆,共禦外侮”,那台人就要產生疑問,若未來將釣魚台收回之後,是否交由宜蘭縣管轄?否則台灣跟著付出極大的代價之後還是一場空,如何激發台人保釣的動力?

  再者,“兄弟鬩牆,共禦外侮”,這就牽涉到人民內部矛盾與敵我矛盾的差異。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這說得通,但是若要和平談判,台灣能否上談判桌?這將是北京的困境。以台灣的立場觀之,若連談判桌都上不了,那何必費力保釣?

  (中評社特約作者湯紹成為台灣政大國關中心美歐所所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