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南海問題國際化、擴大化無助於擺脫爭議,反而會破壞友好協商解決問題的氣氛,不利於深化區域經濟合作。
而在當前歐債危機陰雲難散、美國“財政懸崖”逼近、保護主義日漸升溫的國際經濟環境下,推進亞洲經濟一體化、強化區域內經濟紐帶尤其重要。這不僅對亞洲繼續發揮全球增長引擎作用十分必要,還將深刻影響世界格局。
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弘揚“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精神的外交主張對東盟本身力圖實現的一體化也頗具借鑒意義。東盟成員國之間發展並不均衡,政治社會和文化各有差異,利益訴求也日益多樣化,只有擱置爭議,互利合作,才能成功實現建立東盟共同體的目標。
中國是亞洲最大經濟體和東盟最大貿易夥伴,在東盟參與的任何形式的區域經濟合作中,中國都舉足輕重。
若中共描繪的經濟藍圖能順利實現,而東盟也能充分利用與中國合作的機會,東盟成員國將得以分享中國未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果實,借此克服其內需不足、人口膨脹、能源緊張、創新乏力等發展難題。中國也將從穩定繁榮的地區經濟環境中受益。
過去十年,中國經濟保持幾乎年均兩位數增速,中國和東盟的雙邊貿易和相互投資也高速增長。舉例而言,2011年,中國GDP扣除價格因素比2002年增長1.5倍,而2011年中國-東盟貿易額是十年前中國-東盟自貿區尚未啟動建設時的5倍。
中國的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並進一步提高經濟開放水準,推動周邊國家互聯互通。這對東盟國家意味著更多的貿易機會、更龐大的中國遊客群和更有實力的中國投資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