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空談太多 就會將中國引向歧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02 09:57:48  


社會被層出不窮並且激動人心的口號主導,就有可能把我們這個底子薄、人口眾多的大國引向彎路和歧路。
  中評社北京12月2日電/習近平總書記11月29日講話中那句“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引發的熱議似乎最多,這表明中國社會對於“空談”已經有了不少厭倦和不理解。信息化時代,人人都有了麥克風,實談空談攪在一起,但“談”在社會行為中的總比例顯然大大高於過去,並且在影響人們對社會運行規律的認識。

  環球時報1日發表社評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曾是典型的“幹”的國家,近年似乎在向由“談”主導的國家過渡。這當然並非無任何好處,談得多是民主的象徵之一,但談得太多就掉入了民主的陷阱。西方國家是“談”的最大賣場,中國很多人頗為羨慕,但西方自己都認為他們談過了頭。

  其實西方羨慕中國“實幹”的人也有很多,看來在“幹”和“談”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是最佳不過的,但又談何容易。

  互聯網對中國言論的意義要遠遠高於西方,具有諸多的正面價值,以至於我們在討論它的負面影響時常常有所顧忌。但當互聯網成為言論自由以及民主實驗的軸心性平台時,它拉動的社會變革量大得驚人,互聯網的語言方式,它的開放、尖銳和咄咄逼人在重新修訂公共話語的標準。 

  現在中國全民似乎都在重新學習說話,意見領袖們學,官員們學,“屌絲”們當然也在學。這是國家的新風,但最重要的是這個風潮要帶來中國建設的實際推動,而不是助長新的耍嘴皮子遊戲。 

  中國這三十幾年的進步,很多改革是通過“不爭論”或者“少爭論”實幹出來的。比如中國這些年最大的政治變化大概有兩個,一是最高領導人的交接逐漸制度化,對此國家談得很少,但一步步穩健走出。二是中國社會的崛起,形成自下而上的改革推力,並在改變社會的權力結構。這並非源自設計,而是市場經濟時代民間的自發行動,並逐漸得到體制的接受和認同。很多人甚至不認為這是“改革”,但這其實是中國最大的改革之一。 

  一些人不斷提出理想化的要求,並帶動了部分輿論的參與。這樣的輿論運動常常並非是要解決問題的,而就是為了製造輿論本身,這樣的輿論及意識形態泡沫逐漸在中國獲得了生存能力,並圍繞自身構建起有成長性的生態。 

  這些人在提供新的利益鏈模板,營造了陣地。在此之前,空談主要是一些官員的專利,而如今,空談的社會參與者結構要複雜多了。而且空談者之間可以彼此調侃、衝突,有了戲劇性,從而也有了更多“可持續性”。 

  做事的人如今也必須比過去更會說,否則就可能吃虧。因為你可能在做推動民主和公平的事,但冷不防就被輿論擺到民主和公平的對面。很多嚴肅的評論家強調,今後官員必須學會一定程度的“作秀”,這是“時代的要求”。 

  我們決不反對各種理論爭論,但爭論的天平一旦壓倒實幹,社會被層出不窮並且激動人心的口號主導,就有可能把我們這個底子薄、人口眾多的大國引向彎路和歧路。 

  習近平及時重申“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個道理,對國家現實和未來有著極強的戰略針對性。中國需要全面現代化,需要開放和更多言論自由,但中國要永遠腳踏實地,我們切不可幻想做背著雙手就能在各個美好的屋頂和樹梢上躍來躍去的飛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