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湯紹成:美國與兩岸以及台灣空間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28 00:27:48  


 
  再從大陸的情況觀之,自去年11月習近平接任總書記後,勵行改革與去奢打貪政策,各方反應均佳,這與蔣經國當年的改革政策類似,可見中共本身確實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展現了改革的決心。但面對兩岸關係,北京希望儘可能把兩岸現有的發展與各項關係都加以制度化,以便降低台灣若再度政黨輪替時所可能造成的傷害。

  在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方面,由於台北迴避與北京進行政治對話,因而缺乏確切的指導方針,只能採個案研究(case by case)方式處理,這也就是沒有原則的則。原本去年連戰與胡錦濤在海參威的APEC會議上就達成協議,今年台灣加入國際民航組織(ICAO)應無問題。接著在12月,孫亞夫也在台表示,ICAO今年應沒問題,可是雙方要協商,不能單相授受。但ICAO的章程中規定只有主權國家才能擔任會員,況且也並無觀察員的設置。若是兩岸不進行相關的協商,今年九月的ICAO大會台灣參予的可能性低,若此,則必須在三年以後的下一屆大會再說。

  在國際非政府組織(NGO)方面,由於大陸的公民社會也在持續發展,因而也產生種類繁雜與數量繁多的NGO。但是,中共外交部並非NGO主管機關,而民政部在這方面也使不上力,只能由各相關掛靠單位管理,比如牙醫學會就可能與某地方的衛生部門有關。甚至另有一些NGO成立後活動不多,也沒有主管機關,但若受到國際的相關協會的邀約,就自行參予,北京外交部與民政部甚至根本難以掌握。

  在這方面,台灣所參與的國際NGO大約兩千餘個,而大陸只有幾百個,在國際場合兩岸的參予者就可能爆發衝突,因為雙方都不願尊嚴受損。尤其,大陸方面參予者都有官本位思想,因而寧左勿右,以免回去受到批評,所以自然要據理力爭。況且,若台灣已是某國際協會多年的會員,但是目前大陸也想參加,而其前提是台灣必須改名,對此兩岸的官方都難以確實掌控甚至協調,因為這不是政府行為而屬民間自發,但是爭議與衝突確實會對台灣民眾的心里會產生極大的殺傷力。

  為降低NGO對台人的負面影響,北京方面已採台灣不改名、大陸不參加的立場,但許多NGO仍希望大陸參加,故目前只是治標而不是治本,到頭來雙方還得要協商。在這方面,北京不願造成被打敗的印象,而台北也不願造成被施予的狀況,因而目前雙方協商的空間有限,要避免衝突還不容易。

  再從另一方面觀之,目前是北京杯葛台灣的外交空間,假設日後兩岸協商完成,北京鬆綁,自然會形成兩岸聯手的態勢,屆時美國、日本甚至越南與菲律賓等國會同意台灣加入國際社會嗎?難道這將是台灣外交上的宿命嗎?

  (中評社特約作者 湯紹成為台灣國關中心美歐所所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