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美媒:美國經濟是如何走向全面破產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05 10:53:41  


 
  兩黨都是罪魁禍首,但你永遠不會從那些被大家視為當今政治議程的連篇廢話中猜到這一點 。政府的胡作非為始於1933年,當時,富蘭克林.D.羅斯福( Franklin D. Roosevelt)選擇了不兌現貨幣(不以黃金儲備為基礎的貨幣)、經濟民族主義和工農業領域的資本主義聯合企業。
 
  在二戰( 二戰對結束大蕭條的貢獻遠遠強於新政)的緊急關頭,美國政府變得極為臃腫膨脹,但很了不起的是,在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Dwight D. Eisenhower)執掌白宮和小威廉.麥克切斯尼.馬丁(William McChesney Martin Jr)掌管美聯儲的20世紀中期,美國迎來了健全貨幣和財政清廉的黃金時代,這樣的膨脹由此得到了短暫的遏制。
 
  接下來,林登.B.約翰遜總統(Lyndon B. Johnson)帶來了“大炮加黃油”的過激政策,到了1971年,在一個背信棄義的周末,這一傾向在馬里蘭州戴維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當時,理查德.M.尼克松(Richard M. Nixon)最終決定黃金和美元之間不能進行兌換,實質上等於賴掉了本國的債務 。這一舉動——可以說是比水門事件更嚴重的罪過——意味著國家金融紀律的覆滅和長達40年的狂歡的開始。在這40年間,我們生活奢侈,將經常賬目赤字累積到了8萬億美元之多。實際上,美國經歷了一次內部杠杆收購,把總債務(公共和私人)和經濟產出之間的比率從約為1.6的歷史水平增加到了約3.6。由此而來的是30萬億美元的超額債務(超過了總債務56萬億美元的一半),至今還威脅著美國的經濟。
 
  這樣的債務爆炸是流動資金把戲的產物,這種把戲是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在尼克松當政期間發明的。弗里德曼是所謂的自由市場經濟英雄,實際上卻為貨幣供應的無止境擴張播下了種子。今年慶祝百年華誕的美聯儲在上世紀70年代推動了貨物和商品的極度通脹,全靠保羅.A.沃爾克(Paul A. Volcker)的鋼鐵意志,這樣的局勢才得到了控制。沃爾克是1979到1987年間的美聯儲主席。
 
  在他的繼任者、蒙羞的英雄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的管理下,美聯儲把弗里德曼的那些孱弱的貨幣擴張規則拋在一邊,在過長的時間里,美聯儲把利息率維持在過低的水平,並向華爾街注入了大量新發行貨幣。最終以“格林斯潘對策”(Greenspan put)命名的央行理念由於美聯儲1998年對對衝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的援助這一不可原諒之舉,而得到了強化。“格林斯潘對策”指的是美聯儲的不成文承諾,即如果市場資產價格下跌,它將會介入,就像他們在1987年的股災發生後做得那樣。
 
  格林斯潘的寬鬆貨幣政策之所以沒有引發通貨膨脹,僅僅是因為國內的商品和勞動力價格被來自亞洲工廠的大量進口產品所壓制。通過離岸外包美國的可交易貨物業務,美聯儲遏制住了消費者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可是由此引發的流動性過剩也導致金融資產領域的價格飆升。格林斯潘的縱容態度催生了美國歷史上最繁榮的股市,自1987年發生股災到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美國的股指上漲了五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