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美媒:美國經濟是如何走向全面破產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05 10:53:41  


 
  美國人很快停止儲蓄,花掉了他們所賺到的每分錢和能借到的每筆款。受到1997年的金融危機重創的亞洲國家也非常配合。這些國家,尤其是中國和日本,積累了大量的美元儲備,它們的中央銀行變成了一系列的貨幣“捕蟑盒”,主權債務在那裡只進不出。我們一直在靠借貸度日,而且是在花亞洲人借出的錢。
 
  這種變化強化了里根派的陳腐觀念,即“赤字不要緊”,它還強化了一個現實,即美國 “公開持有”的12萬億美元國債里,有近5萬億國債實際上是藏在各國中央銀行的保險庫里的。在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任內實施的多個引人側目的舉措中,遠離謹慎財政是後果最嚴重的一項,這也是身為里根政府預算主管的我在1985年辭職的一個原因。此舉為共和黨人徹底拋棄卡爾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的平衡預算政策打造了一個樣板,也讓喬治.W.布什走上了不歸路,他用兩場師出無名的昂貴戰爭、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的大肆擴張,以及針對富人的一系列減稅措施,把美國送入了破產境地。華盛頓的說客們變成了國家稅收政策的實際操控者。共和黨的確奉行的是凱恩斯主義,只不過這是針對富人的凱恩斯主義。
 
  對於房地產市場的爆炸性增長,我們有諸多翔實記錄。虛假的信用評級、證劵化欺詐、以及抵押貸款放貸人、原始債權人和經紀人有意為之的不當操作都幫助引發了這種增長。更鮮為人知的是,截止到2008年的八年中,華爾街十大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出現大規模擴張。儘管銀行的微薄股本幾乎沒有增長,可是他們對不穩定的“熱錢”的依賴度卻在飆升,這是因為,來自大蕭條(Depression)時期的優秀監管利器《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Glass-Steagall Act)被徹底廢除了。
 
  2008年9月,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產,華爾街把槍抵在華盛頓的腦袋上,後者幾周之內就開始給哀鴻遍野的金融業輸血,實施了一番驚慌失措的混亂救援和印鈔行動。這是美國金融史上最可恥的一章。
 
  與2006年起擔任美聯儲主席的本.S.伯南克(Ben S. Bernanke)發出的嚴重警告相反,當時的威脅遠不到“新版大蕭條”或“金融核冬天”的地步。“大恐慌”(Great Fear)純屬華爾街一手造成的,它在眾議院未能投票通過《問題資產救助計劃》(TARP)之後,導致股市狂跌,眾議院後來做出讓步,最終通過了該救援計劃。假如布什總統和他的高盛(Goldman Sachs)顧問(即財政部長)小亨利.M.保爾森(Henry M. Paulson Jr.)立場堅定,這場危機會自行平息,並讓投機者承擔他們罪有應得的損失。實體銀行體系根本從未陷入嚴重危機,自動取款機不會關停,金融業也不會從內部垮掉。
 
  然而,剛好相反,白宮、國會、美聯儲、布什和接下來的奧巴馬總統鋌而走險,採取了一系列不計後果的舉措,這不僅毫無必要,還會帶來惡劣後果。比方說,汽車行業的救援無非是在工作崗位上拆東牆補西牆——尤其是往人口老齡化、但有重要選舉意義的“鐵銹地帶”補——但並沒有保住崗位。奧巴馬經濟刺激計劃的“綠色能源”部分基本是把近10億美元拱手送給裙帶資本家,比如風險投資人約翰.多爾(John Doerr)和自詡為太空夢想家的埃隆.馬斯科(Elon Musk)之流,目的是給富人打造新玩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