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時報:香港工潮凸顯社會痼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8 10:18:59  


 
  與此同時,少數幾家大企業依然主宰著各個經濟領域。和黃的核心業務就覆蓋了超市、能源、酒店、電信和房地產開發。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教授黃洪表示:“不僅僅碼頭出現了這一局面,所有行業都是如此。通脹卷土重來,房價日益上漲,食品價格不斷上升。這讓普通民眾承受了更大壓力。”
 
  碼頭工人要求薪資上漲20%左右,他們表示,這樣才能反映出工作條件的艱苦,並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他們消費能力的下降。但資方僅承諾將薪資和福利總和調高7%。
 
  就香港而言,這場罷工是典型的“大衛對戰歌利亞”,只不過這次看上去巨人將會取勝。HIT表示,在雇傭合同工人以後,碼頭已經恢復了約80%-90%的運營能力。HIT還表示,船舶在港等待時間已從罷工最初幾天的60小時左右降至20-25小時,但仍遠高於罷工前通常3小時的等候時間。
 
  香港公眾對罷工十分支持,但主要體現於現金捐贈,捐贈額已達到700萬港元(合90萬美元)。這為罷工工人提供了一些緩衝,他們至今沒有顯出要放棄的跡象。
 
  李卓人說,從某種程度上說,工人們有些進退維谷。“我們能夠繼續堅持,因為有香港民眾的支持。”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