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張京育:和平和解和好是深化認同的路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06-21 07:35:45


 
  張京育說,認同是一個很複雜的文化、社會心理和政治問題,認同的建構與崩解往往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台灣地區人民的中國人/台灣人/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認同的演變,更是一個異常曲折的故事,專家都不一定能解說清楚。但是當我們把眼光轉向強化認同時,不能不認識到認同本身固然與血統歷史有關,它更是一個社會、心理和文化概念的呈現。如果彼此在分享物質幸福之餘,更能分享共同的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願景,認同感自然強烈。真正促進認同的是所謂柔性權力而非硬性權力;是吸引的力量而非壓制的力量;是建設性的力量而非毀滅性的力量。換言之,彼此吸引的力量愈強,認同感就會愈強。

  張京育說,兩岸認同的強弱非僅取決於彼此對對方的政策,也取決於彼此內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活素質的同質化與優質化的程度。由於兩岸大小懸殊,大陸是遠為大的個體,大陸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活素質的優質化對台灣人民的認同當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無論是“中華民國”創建者孫中山先生畢生追求的民族獨立,民權伸張,民生樂利的志業,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先生倡導的和諧社會,或是最近習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中國夢,如果它們能成為兩岸人民的共同目標、共同夢想、共同志業,使中華文化、共同富裕,憲政體制、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人權保障成為兩岸人民與兩岸當局共同致力與共同追求的價值,兩岸的認同必然會加深。

  張京育強調,認同是一個過程。政府、社會精英和一般民眾都扮演重要的角色,並需要長期性、制度性的進行,兩岸非僅要以“利”相結,更要以“情”結、以“義”相挺。非僅有物質層面的分享,更要有精神層面的分享。唯有“通財”與“同心”同時並進,才能深化認同。

  就此點而言,繼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簽署執行後,海峽兩岸應進行教育、科學、文化合作框架協議的籌謀工作,以期多層面、多管道、多元化的進行教育、科學、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在這方面,文化交流尤應列為重點。無論是傳統中華文化的弘揚與推廣,音樂、詩歌、戲劇、影視、民俗、文學、藝術、博物館、展演等的交流合作,最足以撫慰人心,促進情誼,更應當是重中之重,應當予以鼓勵、支持,長期有序的進行。

  張京育說,兩岸之間的信任與認同問題考驗兩岸當局的氣度與智慧,也取決於兩岸人民的意志與情義。可能最關鍵的是“心”的改造,也是兩岸關係典範轉移問題。兩岸在敵對時,連帶也在仇視、蔑視、醜化對方,除了軍事征服外,解決不了“合”的問題,認同更是無解,彼此日漸疏離。在大交流與大合作的時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岸已轉化為夥伴、朋友、兄弟姊妹的關係,排除武力的思考,不僅要共同謀利,還要分享義與情。相互的尊重,相互的友愛,由和平而和解,由和解而和好,才是深化認同的最佳保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