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從政比賺錢更帶勁 央企成官員孵化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9 15:42:50  


 
  去行政化勢在必行

  由於央企職位的經濟報酬對央企官員的升遷沒有顯著的影響,使得央企高管更像是政府官員而非職業經理人。

  事實上,這百餘家央企高管的行政級別還要再分出“高低”。在國務院國資委公布的央企名錄中排名前53 位的央企為“副部級央企”,又稱骨幹央企。這些企業高管比照副部級官員,由中組部和國務院國資委企業領導人員管理一局共同任命和管理,所以他們又被稱為“中管幹部”,其餘央企則為“正廳級央企”。

  儘管聶輝華等人的論文發現副部級央企高管與正廳央企高管相比,在政治晉升方面並不占顯著優勢,但王貴秀認為,根據企業級別配備相應級別的央企高管,任命人選被限制在一個狹小的範圍內,讓一些有經營才能者因級別不夠不能入選,而級別夠標準的又未必具有經營才能。央企高管與官員的角色經常互串,央企高管的價值取向往往朝向“官場”而非市場。剪斷央企高管與官員之間的“臍帶”十分必要。

  取消國企的行政級別,一度是國企改革方向。早在2000年9月,原國家經貿委發布了《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加強管理基本規範(試行)》,明確規定,企業不再套用黨政機關的行政級別,也不再比照黨政機關幹部的行政級別確定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待遇,實行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企業經營管理者管理辦法。2008年9月和2009年6月,上海和廣東分別就“取消國企行政級別”問題,進行了相關的試點改革。

  但時至今日,國企和國企高管的行政級別制度仍然根深蒂固。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室主任桁林表示,現在的國企仍有行政級別,並且以此來標榜自己,這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現象。究其原因,這些國企高管實質上只是“准”職業經理人,本質上還是官員。官員的任命、升遷抑或貶謫、考核自成體系,一個部級企業,其管理者必然要從部級官員產生,從市場上是不會產生的,這就意味著,央企高管一定是官場中的佼佼者,但未必是市場中的優勝者,制約他們的實質上是行政因素而非經濟因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