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揭秘大學校長產生:公開選拔僅限專業型高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09 10:29:30  


 
  而在大約5年前的上一任校長中,出身於其他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校長僅為22人;2003年一屆的校長中,這一數量僅為15人。

  “‘換血’能突破此前學校內部的傳統思維束縛,或者更直白一點說,能打破此前學校內部的條條框框”,教育系統一位內部人士稱,即使近年來新招收的普通教師,很多高校也更願意要外校的畢業生而不選擇本校。

  “高校校長實現地區交流,從一定程度上,也能帶動高校本身的地區交流”,儲朝輝分析。

  截至目前,75所直屬高校中,一半以上的黨委書記和校長實現了交流任職。

  據教育部一位官員透露,教育部還通過加強部機關、直屬高校、直屬單位、駐外教育機構四支幹部隊伍的統籌交流,推進直屬高校與地方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教育行政部門之間的幹部交流。

  教育部公開數據顯示,截至去年8月,直屬高校校級領導幹部交流任職達到144人,其中,直屬高校之間交流51人。

  4 公開選拔僅限於專業型高校

  高校校長遴選制度也一直在改進,公開選拔是方向之一。

  “其實公選校長,而不是從本校內部選擇任命,本身就是為了擴大校長的交流任職”,教育系統一位官員介紹。

  從2002年起,教育部就開始在一些高校實行副校長職務公開選拔。此後,教育部黨組不斷加大直屬高校正職交流使用力度。

  2010年頒布實施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要求“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推進政校分離”,行政任命校長,被視為高校行政化的主要症結。同年,遼寧省曾向全國公開選拔遼寧師範大學等5所省屬本科高校校長。

  去年,教育行政部門開始在校長任用制度上尋求“破冰”,開展直屬高校校長公開選拔改革試點,由“任命制”向“選拔制”轉變,分兩批在全國公開選拔東北師範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校長等5所高校校長。

  交流在此過程中得到更為明顯的體現。教育部兩批面向海內外公選的5所直屬高校校長中,3人都來自於其他高校副校長。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育部高層官員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透露,目前中國公開選拔校長仍不具備經驗,還需要通過多次“實驗”,並選擇不同類型的學校嘗試。此前兩次試點的高校均為專業型高校,比如師範大學、財經學校和醫科大學等,學科結構較為單一,校長的選拔也相對簡單。而類似於浙江大學的綜合類大學,則需一定的經驗後才能嘗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