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素質在“考過就忘”中嘆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02 10:37:05  


  中評社香港8月2日電/《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5210人做的一份調查表明,近六成人表示中學學過的知識多數都忘掉了,其中數理化課程忘得最厲害。一半人認為中學學到的知識“偶爾會用到”,近兩成人表示從來用不到。有人回憶,中學歷史課基本是死記硬背,令人生厭;到大學調劑專業到歷史系,才知道歷史竟然這麼有趣。對此,有教育研究學者表示,基礎教育的內容是初步構建價值觀、世界觀與知識體系,那些看似沒用的內容是必需的。但是被訪問者都認為,過大的應試壓力、填鴨式的死記硬背是問題的症結所在。

  其實,問題沒有這麼簡單。

  子女教育是公眾最為糾結的問題之一。除了令家長們犯愁的孩子課業負擔重、上好學校太難、花費過多這些困惑之外,我們是否還應該自省,基礎教育搞得學生、教師、家長這麼累,消耗公共、民間資源也不少,但是國民整體素質為什麼沒有得到較快提升?我們正在承受發展太快之苦,其中重要一點就是國民整體素質不適應發展速度。

  回到上面的話題,學習是為了形成知識體系、世界觀,比如學數理化是為了形成科學素質。但是,科學素質的形成不光要有知識,還要學習科學方法、領略科學精神、浸潤科學文化,而後幾方面在我們中小學教育中安排不多,甚至沒有。比如,我們不教給學生們探索世界、獲取知識的科學方法:調查取樣、實驗分析、總結歸納。我們的課堂上很少乃至從不組織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討論現實問題,比如氣候變化、垃圾分類、禽流感、地質災害氣象等。

  我們當中一直流行這樣的說法,美國的中小學課程進度、知識量遠不如我們,考試競賽常被華裔奪冠。這種評價對於少數考入美國常春藤名校的中國學生而言是對的。但是,用世界通用的程序調查,公民科學素質達標率,美國高於我們五六倍,美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引領作用被世界公認。從前幾次科學素質調查的結果看,我國公民對於“地球圍著太陽轉”、“人是從猿猴進化而來”這些傳統知識都知道,但對相對論、宇宙大爆炸、遺傳學這些構成現代科技的基礎知識了解很少。從現實角度看,胡萬林、張悟本、王林等騙子鼓吹喝硝水、吃綠豆、發神功就能治病等低劣騙術總有市場,各種健康詐騙、美容欺詐此起彼伏,印證了國民整體素質的差距。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