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廈大教授陳動:對“一個中國框架”的解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3 00:20:23


 

  以上大陸學者提出了對“一中框架”包容性的理解。畢竟是在探索之中,不能全部回答台灣學者的問題,也是在所難免。

  筆者對此也有如下看法:

  第一,“一中框架”畢竟是一個新觀念,它要落實到涉外事務上尚需要一個艱難的過程。

  就大陸方面而言,“一中框架”的觀念還沒有普及,更別說要貫徹了。因此,大陸方面需要大力宣揚“一中框架”的新觀念,並且在此基礎上對涉外事務的做法進行一次很好的梳理,摒棄以往形成慣例卻不符合“一中框架”的做法。

  之所以說是“艱難的過程”,是因為涉外事務主管部門長期以來就是奉行“一個中國”原則,已經形成一整套處理涉外事務的常規和慣例,並且得到國際主流社會的認可,要求其按照“一中框架”來重新調整,其“艱難”就可想而知。而大陸的一般民眾,更是難以理解“一中框架”與“一中原則”間的關係,這也需要我們做大量的宣傳工作。

  我們堅信,只要能夠站在中華民族的高度,站在維護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高度,再艱難也能克服。

  第二,台灣在參加一些國際組織(包括政府間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的活動時,往往會被要求先征得大陸方面的同意,這時應該要與大陸直接協商,找到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法。

  目前台灣官方生怕沾上“政治對話”、“政治談判”的駡名,不願意與大陸官方直接接觸和聯繫,而這造成延誤往往就被歸咎成“大陸的打壓”。這樣的指責是不公平的。

  要知道,國際主流社會是認同“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的,也不願意得罪大陸。這是活生生的現實。如何正視現實,是兩岸都必須嚴肅認真對待的課題。

  筆者主張,在國際活動方面,同樣要做到不違背“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也就是不要在國際上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局面。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不能不遵守的原則,也是國際社會所認同的原則。台灣方面在參與國際活動遇到阻力,就需要與大陸方面進行政治接觸和協商,共同尋求解決之道。參與國際活動,很大程度上不是兩岸雙方中哪一方可以自行決定的,即“不是操之在我”,其結果也往往是只能做到“雖不滿意,但可接受”。這也是我們要清楚的。我們相信,只要兩岸都堅守“一中框架”的底線,雙方之間有溝通、有協商,總會找到合適的出路,共創雙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