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會熱議:代表委員駁斥中國經濟崩潰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07 00:36:37


 
  經濟發展預測積極且樂觀

  對於中國宏觀經濟新一年的走向趨勢,不少代表委員都秉持著相當樂觀的心態。全國政協委員李稻葵就預計,2014年全年經濟走向呈現前低後高。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錫文在記者會上指出:我覺得中國實際上存在著非常大的發展前景。至少一條,我們的人均GDP還比較低,才7000多美元,那跟發達國家相比,這個差距還非常大。所以我想從各個方面去看,應該說今後一段時期,我們只要處理好自己面臨的風險和問題,是可以保持經濟比較穩定發展的,我還是有這個信心。

  “經濟增速預期目標不變,是一種穩中求進的取向。”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韶春說。人大代表王紅玲則表示2014年經濟發展目標積極,也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和各方期盼。

  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委員也稱,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從2010年第一季度開始下滑,主要是國際經濟疲軟造成的。針對地方債務危機,他說,有很多討論是危言聳聽,地方債務還在可控範圍內。

  嚴肅駁斥中國經濟崩潰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銀行外部監事梅興保認為,持中國經濟崩潰這種論調的有兩類人,一類人以某些國家的政客為代表,對中國經濟的增長心存不安。他們唱空中國,巴不得中國經濟出問題,配合全球市場投資者做空中國。無論是房地產、地方債還是影子銀行,都是中國經濟加快發展過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中國還沒有全局性危機。他們年復一年地唱空中國,題材不同,目的一樣。

  梅興保說,另一類人是某些國外學者。他們對中國的實際新情況不了解或者了解得較為片面,順著網上和中國部分不負責任的媒體、學者的言論做推導、分析,發表唱空中國經濟的言論。他表示,中國經濟已是一艘“航空母艦”,經濟體量大了,一舉一動都會引人注目,會有“中國威脅論”,也會有“中國經濟崩潰論”,但都不必太在意。“既然雄獅已經站起來了,就要大膽堅定地向前走。” 梅興保說。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說,“中國經濟崩潰論”屢屢出現,主要是不太了解中國情況。中國經濟會有波動,會有困難和問題,但說中國經濟崩潰就太極端化了。他說,我國經濟增速目前在可接受的區間內,不過要警惕下行的風險,密切關注在調控中如何相機抉擇。未來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大致未變,從溫飽到小康,到進一步推進到2020年的全面小康,伴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信息化等,這些都是動力源。賈康表示,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從原先的高速增長,變成現在的“次高速或中高速”增長。即便如此,仍然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他認為,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在於,是否能有效推進改革。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在回答記者問時表示,最近境外有些機構和媒體對我國經濟增速、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困難等做了一些比較悲觀或消極的分析,“我覺得這個不要緊,我們要看大局”。

  全國政協常委、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厲以寧也指出,“不要聽信境外唱衰中國的論調,他們並不掌握中國的情況。”並表示2014年是加快改革的一年,相信經濟是樂觀的。

  面對複雜形勢和下行壓力,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目標還是連續第三年設定在7.5%左右。當前中國經濟回升的動力還不夠足,部分產業產能過剩,環境、資源存在瓶頸制約,財政、金融、房地產領域的潛在風險不容忽視,但是,從代表委員們的反應來看,制定這樣的數據是合理的,這樣的目標也是可以完成的。

  我們認為,中國對宏觀經濟的把握已經比較準確、理性,並且充滿信心。一味的經濟增長不再是中國政府新一年的目標,如何實現實實在在的、沒有水分的、造福民生的經濟增長才是中國政府要思考的問題核心。

  2014年中國經濟總量將首次歷史性地突破10萬億美元大關,與美國並成全球僅有的兩個超越10萬億美元規模級別的經濟體。根據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期目標設定為7.5%左右。中國經濟總量在2013年約合9.3萬億美元,如果不發生意外,7.5%左右的增速將使其在2014年突破10萬億美元。這比美國晚了13年。2001年,美國GDP在世界上率先突破10萬億美元。但是,對於中國來說,這是經濟發展了不起的成就。中國經濟,具有穩健發展的動力,沒有悲觀失望的成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