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奉榮梅:文化交流 兩岸共尋“零公里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12 00:30:11


奉榮梅與參與此次“兩岸作家湖湘文化行”的台灣著名作家陳祖彥合影。(照片由奉榮梅提供)
 
  互相推介對方文學作品
 
  對湖湘文化深有研究的奉榮梅曾數次策劃組織湖湘文化遺址考察,也接待過台灣來的作家余光中、張曉風等。她至今都還記得早年接觸台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時光。1999年秋天,余光中先生應邀在岳麓書院講學,此前與湖南作家在毛澤東文學院有個座談交流,參加座談的奉榮梅感覺余光中“很從容,有點仙風道骨的感覺”。余光中在岳麓書院講學時,適逢秋雨綿綿,他以《藝術經驗的轉化》為題,深入淺出,談古論今,旁征博引,“風也聽見,雨夜聽見”,聽眾熱烈的掌聲與雨聲熱烈交織。2013年6月6日端午節前夕,奉榮梅在她主編的長沙晚報橘洲副刊上刊發了以《楚臣的龍舟萬槳揚波》為題的余光中詩歌新作專版,共編發了余光中先生的四首詩歌新作《頌屈原》、《阿里朝山》、《誰來晚餐》、《盧溝橋》,她自己也寫作了編輯側記,介紹了余光中先生與湖南著名詩評家、作家李元洛先生30多年通信40多封的誠摯交誼。
 
  但在此次“湖湘文化之旅”中與台灣作家們交流時,她才發現,台灣作家和她一樣,對大陸作家和詩人的了解仍然停留在早期的一些知名人物,對於現在大陸文學的發展狀況,他們了解不多。
 
  “我做文學版和讀書版編輯這麼多年,很多當代台灣作家我都不知道,比較知名一點的就是大陸出版社近年出版作品較多的張大春、駱以軍、朱天文、朱天心等,我們很多人都停留在以前教科書上介紹的小說家,像白先勇、王楨和、於梨華、陳映真等,現代一些新面孔我們卻都不知道。這次與台灣明道大學教授、詩人蕭蕭先生、曾任中華圖書出版基金會策劃的台灣專欄作家陳祖彥女士深入交談後,才釐清了台灣1895年至1945年日據時代以及1945年後兩個階段的文學源流以及代表作家群體。”

  奉榮梅說,要解決兩岸對彼此現今文學不甚了解的問題,兩岸在文化上的交流就不能只是走馬觀花,而需要更加廣泛的推介彼此的作品。兩岸可以在本土的媒體上互為對方的作家作宣傳,“按照散文、小說、詩歌等類型,相互出版有代表性的作家的作品,把每個領域有代表性的作家名字列出來,附上他的生平、作品目錄。”而雙方的文化交流協會亦應該成為溝通和交流的橋梁,互相廣泛介紹對方作家、詩人的作品,加深兩岸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廣度,讓兩岸對現代彼此的文學發展狀況有更廣泛、深入的了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