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南早:普選討論不能失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27 11:57:02


  
  對於普選,香港各界爭取了二十多年。回歸以來,泛民主派更是無時無日不呼籲實現普選,但是一直沒人對基本法規定的提名方法表示異議,可以說接受(起碼是默許)了這個遊戲規則。現在提出其他提名方式就得修改基本法,然而,在目前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啟動修法機制的。
 
  再說,一旦突破了基本法的限制,事情就會變得複雜。如果公民提名可以接受,其他的提名方式為什麼不可以?這麼一來就會亂了套。須知道,按遊戲規則辦事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之一。

  公民提名無疑是體現選民提名權的其中一種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而提委會提名也不意味著公民的提名權一定被剝奪。只要提委會真正“具有廣泛代表性”,公民的提名權就有保障。
 
  因此,如何令提名委員會的組成更民主、更具代表性,是目前各界應該關注的焦點。與其把時間花在不可能實現的公民提名之爭,倒不如在提名委員會的組成下功夫。對於提名委員會,無論建制派或泛民主派都有意無意地把它等同於以前的特首選舉委員會,這其實是認識上的誤區。泛民方面起初以為會像特首選委會那樣,只要六分之一選委提名就可參選。豈料不知哪兒傳出“中央的聲音”,指會設置高提名門檻,阻撓民主派候選人入圍,於是泛民便提出公民提名和政黨提名來抗衡。
 
  事實上,自從特首普選咨詢開始以來,公民提名就被一些政黨用作反制“篩選”的武器。其中又有兩種不同的做法,一種是把公民提名作為“叫價”,希望當局能讓步,經雙方妥協達至沒篩選的方案。這部分人支持真普聯的三軌(提委會提名、公民提名、政黨提名)方案,但強調並非缺一不可,為接受沒篩選的提委會提名預留空間。而另一部分人則擺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姿態,堅持公民提名,若不獲接受就占領中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