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南早:就業不足或導致民粹主義抬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02 16:25:11


  中評社香港6月2日電/近年有許多優秀的金融專業人士失業。我收到過其中一些​​​​人發來的求職簡歷。1997年和亞洲金融危機前,大部分金融業人士的事業發展順利,擁有不錯的工作,積極勤奮、兢兢業業。但之後,金融和其他專業職位對雇主和雇員的吸引力都大降,2003年沙士爆發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情況更趨惡化。簡歷顯示這些人都是這兒幹一年、那兒幹兩年,他們經常被大材小用,而且薪酬過低。由於技術進步,令許多職位及技能再無需求,甚至一些高薪工作也不例外,而這種情況已成為全球現象。
 
  據南華早報中文網分析報道,在香港,在海外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專業人士大批湧來,希望在中國名利雙收。這些人未必比本地人成功,因為他們只是為本地流動性極高的勞動市場增加供應而已。
 
  香港失業率僅有3.1%,令世界其他地方羨慕不已。但有些事情不太對勁。在充分就業的情況下,香港薪酬應該快速上漲,但實際上每年薪酬漲幅卻維持在4%左右,與通脹水平一樣。香港的失業人士和被大材小用的低薪員工應該更少。香港公務員的薪酬水平大大超過私營部門,世界各地的情況也是如此,這便反映有些地方出了問題。
 
  香港存在技能錯配的問題:企業找不到適齡人才填補職位空缺,也找不到願意接受所提出的薪酬水平的人才。因此,儘管香港失業率極低,但勞動參與率(包括正在休假和靠積蓄生活的人士)同樣也低。許多資深專業人士“自己創業”或“從事咨詢業務”,有人成功、有人失敗。他們擁有所需的技能,隨時可以接受職位,但在年齡、性格、性別、語言或經驗等條件並不適合,其中有些人或被嫌過於資深。
 
  歐洲議會上周日的選舉中,可見邊緣和極端政治勢力崛起,明顯表明對就業情況的不滿已成為全球現象。歐洲政府為經濟問題承擔責任,一般認為歐洲國家選舉對極端勢力有利。歐洲國家受到移民問題及法規困擾,加上2008年後一些支出無度的國家被迫實施緊縮政策,令民眾不滿情緒升溫。於是,一些原本不會獲得任何選民支持的候選人,如今卻贏得選票。
 
  那麼,香港激進工會行動日益增多,更出現了戴面具的“占領中環”示威者,而立法會議員多次拉布,也就不令人意外了。香港民眾公開反對在郊野公園附近興建焚化爐,這就是香港版的歐洲議會選舉。全世界民眾都有不滿,因為無論他們多麼勤奮,似乎都無法享受成果。中國領導人十分了解這種全球現象。因此,近年來中國腐敗問題減少、最低工資大幅上調,政府也致力糾正過去的錯誤。當局知道他們必須滿足民眾心願,以免出現歐洲式的變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