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姜偉新:希望退休後被評價沒“白吃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04 10:41:33


 

  從其履歷可以發現,姜偉新從北京大學建築學專業畢業後,就一直在負責頂層設計的宏觀經濟部門工作。從國家計委投資司科長,一步步晉升為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副主任,直至國家發改委副主任。

  那段“開發商”工作其實只有短短的7個月,被派駐的目的是學習市場經濟。“記得我當時經手兩個房地產項目,成功了一個,失敗了一個。

  這個開發商做項目的成功率是50%。

  “的確是在市場經濟的海洋裡喝了一口水。”姜偉新說。

  2008年3月,在中央“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住建部應運而生。和其前身建設部相比,住建部去掉了對城市客運、城市管理等職能,也是首個名稱包含“住房”的部委。

  在2007年12月底的全國建設工作會議上,時任建設部副部長的姜偉新用“抑制房價過快上漲,也要防止過快下降”給樓市調控定了調。

  在歷年調控樓市的主角中,貨幣政策有央行,土地是國土部,稅收是稅務總局和財政部,惟獨建設部“總在外圍打轉”。隨著姜偉新的到來,建設部終於明確主演調控角色,“(要用)經濟手段調控樓市”。

  3個多月後,姜偉新首次以住建部部長身份公開講話時也說,“要堅定不移地用經濟手段抑制房價。”但也許當時的姜偉新也沒有想到,就在兩年後,面對無法控制的房價,住建部不得不執行“限購令”這一帶有強烈行政色彩的手段,在調控主體上也與當初的設想相去甚遠。

  經歷了2003年、2007年兩輪漲價,姜偉新上任的2008年,中國樓市由牛轉熊。下半年,房地產市場降溫,政府出手“救市”,國家推出4萬億元的救市計劃,國務院也連續公布了多項鬆綁調控的政策。這輪調控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2009年下半年,房價強勁反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