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媒:不要低估奧巴馬外交的成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12 17:30:38


 
  雖然現在宣布維也納核談判取得成功還為時過早,但美國和伊朗能夠坐到談判桌前就是一個歷史性的外交成就。當奧巴馬在2008年競選演講中表示,他願意與伊朗領導人會談時,一些人批評他在全球政治方面太天真。但是,即便伊朗繼續推進其核野心,奧巴馬總統也努力伸出橄欖枝,這為美國贏得了其他國家對多邊經濟制裁的支持;正是在多邊經濟制裁的幫助下,目前的談判才成為了可能。

  雖然從這種分散的例子中做出普遍推斷需要小心謹慎,但它們之間確實也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共性。最明顯的一點是,武力沒有武力支持者希望美國人相信的那樣有效。如果美國轟炸了敘利亞,或打擊了伊朗核設施,效果肯定不會像採取非軍事途徑這麼好。

  然而,實際上每場國際危機開始時,要不要採用武力都會成為全部的爭論焦點。人們在面對這個虛假選擇題時,忽視了美國擁有的許多其他工具。這並不意味著武力永遠不應該納入考慮中,但它應該是萬不得已時的最後選擇。武力是一把鈍器,會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遠的不提,看看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亞的例子就知道了)。

  在前述三個國家的局勢中,真正起作用的是旨在打造全球共識的、耐性十足的外交努力。分別針對伊朗和俄羅斯的國際制裁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依靠的是盟友和競爭對手的支持。如果美國獨自行動,永遠不會達成同樣的效果。

  對俄羅斯占領克里米亞感到憤怒的不光是美國——在該地區沒有利益關係的國家也是如此。原因很簡單:當所有國家都可以入侵鄰國卻免於處罰的時候,每個國家都處在風險之中。一個受到多項國際公約支持的反對化學武器和核武器擴散的類似全球共識,也是美國對伊朗和敘利亞的外交活動的基礎。

  批評人士可以說,這些成果並不值得大肆慶祝。阿薩德放棄了化學武器,但敘利亞的血腥內戰仍在繼續。普京已經從烏克蘭東部撤兵,但仍然占有克里米亞。伊朗可能會同意一項核協議,但它擁有升級核能力的潛力,仍然具有破壞穩定的力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