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從福喜事件看中國食物鏈的薄弱環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11 09:22:10


  中評社香港8月11日電/20世紀90年代,當麥當勞在中國開設第一家餐館時,並沒有尋找本地肉類供貨商,雖然這樣很可能更便宜。它依賴的反而是長期合作夥伴福喜集團,自從麥當勞創始人雷·克羅克於20世紀50年代選擇福喜集團為他的商業帝國提供持續可靠肉類供應以來,福喜集團一直與麥當勞這個快餐界巨頭聯繫在一起。

  美國《紐約時報》7月31日載文《中國食物鏈中的薄弱環節》,文章說,隨著麥當勞的成長,福喜集團也在成長,它悄悄發展出了美名,吸引了很多全球最大的連鎖餐廳,包括肯德基,漢堡王和棒約翰比薩連鎖。該公司對食品安全的注重是它的一個賣點。

  福喜集團亞太地區營業部企業發展和戰略副總裁石瑞迪2013年秋天為加利福尼亞大學管理學研究生院發表的博客文章中寫道:“作為一個在國外的私營公司,我們設定了食品安全的最高國際標準。”

  8個月後,福喜集團在中國陷入了棘手的公開食品安全醜聞中。一家電視台在7月底播放了一期節目,指責該公司上海工廠的員工在標簽上做手腳,延長雞肉和牛肉產品的有效期,並顯示工人撿起掉在地板上的肉,重新放回傳送帶上加工。

  作為美國最大的肉類加工商,這是福喜集團罕見的污點,該公司銷量超過60億美元,在17個國家的幾十個加工廠中有約2萬名員工。

  在美國為福喜集團工廠提供視頻審計的阿羅賽特遠程視頻審計公司首席執行官亞當·阿倫森表示:“這當然讓我頭疼。他們在食品安全方面花了很多錢,比大多數公司都多。”

  被其他供應商視作楷模的福喜公司正在處理這些問題,這意味著中國食品安全系統存在更大的缺點。近些年發生一系列食品安全醜聞之後,監管人員多次承諾要加強食品安全標準,但是總有另一個問題出現。

  中國取得了巨大進步。加州大學戴維斯校區世界食品中心執行主任羅傑·比奇指出,中國政府把食品安全作為重點,特別是當它尋求持續供應以養活不斷增加的中產階級之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