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南水北調失敗?院士回應三大質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27 17:27:48


 

  泥沙沉積,已徹底毀掉工程?

  “泥沙沉澱將毀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該網文稱,丹江口水庫的水來自漢江上游的陝西,“水流湍急,泥沙極大”,汛期之後丹江口的水因攜帶大量泥沙很渾濁,不能馬上放水進入南水北調幹渠,需要幾個月在水庫裡沉澱乾淨,再放清水入幹渠,但遺憾的是,南水北調工程指揮者馬上放水入幹渠,使得渠道淤滿污泥,“這個錯誤的決策,不幸已經徹底毀了整個南水北調中線。”

  對此王浩回應:丹江口水庫及南水北調中線輸水幹渠不存在“泥沙問題”。

  王浩表示,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有“泥沙問題”是“無稽之談”。他解釋說,長江本來含沙量就很低,每立方米約為1公斤。漢江又是長江最大支流,比長江的含沙量還低。特別是近年來,陝西安康、商洛、漢中等地大力推進水土保持,使得漢江含沙量再次減少。

  “漢江匯入丹江口水庫後泥沙會進一步沉澱,再加上中線工程取水口是從水庫表層取水,而輸水渠道都是混凝土襯砌,最後進入水渠中的泥沙可以說‘極其少’,水很清澈,根本不存在泥沙淤積的問題。”

  據了解,2006年以來,我國先後投入100多億元用于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一五”期間完成了1.4萬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治理,使得庫區生態環境得到很大改善。

  而南水北調中線幹渠全線也採用全封閉立交設計,不與沿線河流、溝渠等發生關係。總幹渠兩側還劃定了水源保護區並進行生態建設,在保證渠道水質的同時,也確保沿線河道泥沙不進入總幹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