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日東海油氣田爭端,到底在爭什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26 11:21:07


 
  日本早在1982年開始,曾數次向中國方面提議,希望以中間線確定兩國的海上界限。中方當時出於各種考慮,在該問題上採取回避的態度,未給日方明確的答覆,而日本政府的理解是“中方默認了中間線原則”。1996年6月,日本國會通過《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正式炮製出所謂“日中中間線”。

  從技術及法理角度來看,這條中間線都大有問題:一是日本的領海基線劃定方法存在很大的問題。日本的領海基點大量位於遠離其本土的離島之上,這導致日本的領海基線嚴重偏離了海岸一般方向的合適範圍。離譜到什麼程度?連其美國老大當年都看不下去了,曾正式向日本提出過抗議。具體到東海方向,日本在沖繩使用了超出常規的直線基線,使得其領海基線大幅向中國一側偏移。

  二是這條中間線完全忽略東海大陸架延伸的情況,實則不考慮大陸架劃界問題。按日本的說法,東海只有專屬經濟區劃界,而無大陸架劃界。這顯然有違基本事實和國際公義。 

  所謂的“吸管效應”為何站不住腳? 

  中國對日本這種單方面的行徑自然難以認同,中國政府從不承認所謂的“日中中間線”。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考慮到中日關係大局,中方在該問題上保持著克制,主張在爭議區“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甚至在日本所謂的“中間線”中國一側的資源開發問題上,中國也敞開了談判大門。目的是想通過中日在東海大陸架的開發合作,營造中日之間友好合作的良好氛圍,將東海變成“友誼、合作”之海。

  可日本依然沒有滿足,反而無事生非,效仿1989年伊拉克針對科威特炮製出的所謂“吸管效應”。當年伊拉克坦克越過邊界侵略科威特時,薩達姆·侯賽因給國際社會的理由之一,就是科威特通過鑽井“吸走”了屬於伊拉克的石油。

  這並非只是日本媒體的炒作,日本官方也參與其中。在2004年6月9日馬尼拉召開的“東盟10+3”能源部長會議上,日本時任經濟產業大臣中川昭一用吸管吸杯中果汁的方式向當時的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發難,提出所謂的“吸管效應”,強調如果中國在中日海域“中間線”附近開採油氣,就不可避免地會像吸管一樣“吸”走屬於日本的資源,並要求中方向日本提供相關的采掘數據。此次日本再次就此發難,基本上還是這套說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