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課綱微調”緣何遭到反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07 00:24:42


 
  3、從“單元主題的重點”分析

  2014年台灣史課程綱要單元主題的“重點”也進行修正,此部分最重大的調整修改主要有兩部分,第一在第三單元部分上加了“台人與抗日戰爭”。台灣自日本進據台灣開始,就開始了長期近五十年的反抗日本殖民統治者的鬥爭。此鬥爭前期為武裝抗日,後期為非武裝抗日。台灣的武裝抗日,是中華民族反抗日本軍國主義對外擴張的原點,更是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故在此處加上此條,即符合歷史史實,也便於學生瞭解日據時期台灣人民的反抗情況。第二在第四單元部分,加上了諸如“光復”、“制憲”、“二二八事件”、“政府遷台”、“土地改革”、“地方自治”、“白色恐怖”、“保釣事件”等具體的事件及政策性的史實。這樣微後的課綱更強化了“台灣主體性”。

  4、從單元“說明”的內容分析

  單元“說明”是就此單元的內容進行具體闡釋的指導,此部分內容較2012年的課程綱要更為細緻具體,除上述“單元、主題、重點”已經微調的內容外,主要增加的內容如下:

  ⑴說明漢人來台、澎的緣由與經過,如宋元對澎湖的經營及明代顏思齊、鄭芝龍來台,並說明原住民族和漢人的互動。(第一單元)

  ⑵說明清廷在台灣的現代化建設如電報、教育和鐵路,使台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分。(第二單元)

  ⑶台灣與甲午戰後晚清變法運動與辛亥革命之互動包括孫中山來台尋求台人支持,以及台人參與革命及中華民國之建立。(第三單元)

  ⑷說明中華民國宣佈對日抗戰並聲明廢除馬關條約、抗戰中軍民死傷慘重,以及台人李友邦等赴大陸參與抗戰。(第三單元)

  ⑸說明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內容與中華民國政府光復台灣。並敘述中華民國憲法的制定與台灣代表的參與。(第四單元)

  ⑹說明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的過程與影響,以及政府推動地方自治的過程及其對民主發展的意義。(第四單元)

  ⑺說明台海對峙、八二三炮戰、反共政策與白色恐怖。(第四單元)

  ⑻說明十大建設、科學園區、資訊業的發展:並介紹此聯合會重要經濟政策推手職孫運政睿等。(第四單元)

  ⑼敘述此時期兩岸關係的演變及具有影響性的重要大事件,從三不政策、開放探親、國統綱領、辜汪會談、飛彈危機到世界分工體系下的兩岸經貿關係。(第四單元)

  ⑽說明中華文化在台灣的保存與創新,以及文化的多元發展。(第四單元)

  從上述新增加內容分析來看,此版課程綱要更強調了漢人來台及清時期台灣在中國各省中的先進地位,在日據時期台灣人民與大陸人民的互動及台灣人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鬥爭,彰顯了台灣人民的主體性,及對日抗戰與台灣的關係及台灣人民的貢獻。特別是第四單元說明內容明顯增加,使戰後台灣的歷史更加完整豐滿。

  通過以上分析來看,此次修訂的課程綱要,對台灣史實有了更為準確細緻的說明,也顯示其以台灣為主體性的台灣史特色。但這樣的課綱微調卻遭到台灣各界的反對,特別是台灣歷史學界的學者們參與其中,不能不說是“台獨”的意識形態在作怪。回溯台灣從李、扁時代的對台灣歷史教科書的操弄,從初中“認識台灣(歷史篇)”的獨立成冊,到小學、初中至到高中的台灣史的獨立,已經將台灣史完全與中國史脫離開來,成為獨立的歷史學科,這本身是歷史意識形態上的“台獨意識”。現在台灣的高、中小學教科書中,台灣史並沒有回歸到中國史中,這次微調也主要增加了更加符合歷史史實的內容及強調台灣的主體性,儘管這樣,台獨勢力依然想利用此次機會,煽動單純的庶民,蠱惑樸素的青少年,讓原本純真受教的學子,淪於台灣政客的鬥爭急先鋒,這種狀況令人憂心。

  註釋

  ①http://www.sinica.edu.tw/~pingpu/museum/linguistics/htm1/AN_1_2_2_1.htm。

  ②李筱峰:《請問王曉波》,《蘋果日報》,2015年08月04日版。

  ③王鐵崖主編:《國際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72頁。

  ④同③。

  ⑤同上注,第173頁。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5年11月號,總第215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