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劉曉麗:中國日占區文學的跨語與跨域問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01 00:27:23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劉曉麗(中評社 臧涵攝)
  中評社北京11月1日電(記者 臧涵)近日,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劉曉麗在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國務院台辦《兩岸關係》雜誌社等主辦的“台灣新文學的抗日意識和原鄉情懷——紀念台灣光復七十周年”學術研討會上表示,關注中國日占區文學的跨語與跨域問題,既牽涉到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壓迫/抵抗及流動/生產的問題,也將為考察中國日占區文學提供新的理解。

  劉曉麗提到,日本針對中國的入侵,主要在兩條線上進行,一是軍事行動,1874年的侵台之役、1894年的甲午戰爭、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占領東北和1937 年的“七七”事變後全面侵華;二是文化殖民,在日本占領區,時而鼓吹“同文同種”,時而編造“大東亞共榮圈”神話。

  劉曉麗分析說,相比於世界上其他地區的殖民地,日本在中國的侵略殖民有以下特征:一是重視意識形態的作用,對文學藝術活動嚴格監督。二是侵略和占領的時間和地區跨度大,侵占時間跨度從半個世紀到兩三年,侵占地區跨度從東北到海南,由此形成台灣—偽滿洲國—華北、華東、華南等淪陷區不同的殖民統治模式——納入日本本土的台灣模式、偽獨立國家的“滿洲國”模式、淪陷區的“自治政府”模式,不同統治模式的殖民壓力不同,推行“皇民文化”的台灣,提倡“五族協和”的偽國家“滿洲國”,可以高呼“復興中國”的淪陷區,殖民強度依次逐漸減弱。

  “由此在日本占領區有這樣的文化流動現象,作家從殖民程度高的台灣、偽滿洲國向華北、華東地區流動,這種流動本身也構成抵抗殖民壓迫的一種形式;而文化從殖民程度低的地區回流到日本老牌殖民地,台灣、偽滿洲國大量盜印華北、華東地區作家作品。”劉曉麗說,在日本殖民程度高的地區,還有跨語寫作現象。

  劉曉麗認為,在台灣,跨語寫作比較普遍,其背後的原因也複雜多樣;在偽滿洲國雖然規定了日語為第一“國語”,但是尚未來得及推進日語寫作;在華北華東、華南淪陷區,跨語寫作是一個極其邊緣的問題。關注中國日占區文學的跨語與跨域問題,既牽涉到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壓迫/抵抗及流動/生產的問題,也將為考察中國日占區文學提供新的理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