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農村彩禮按女孩學歷標價:本科15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24 09:42:34


 
  年輕人大規模外出,成就了一批“富人”,也改變了年輕人的交往方式。以往,村裡年輕人之間的交流範圍大多囿於鎮上的學校、集市、廟會等為數不多的公共場所。每逢趕集,經常能看到三五成群的男女青年在街上尋找“緣分”。“有時看上哪個姑娘,在大街上不好意思開口,只能一直跟到人家村裡,再找人來說媒。”呂樓村一個結婚不久的男青年說。

  現在,每逢年關,返鄉的年輕人也會到集市上去“凑熱鬧”。但更多時候,他們都坐在家裡的暖爐旁,手指在手機屏幕上上下滑動,頻繁地刷著“附近的人”,或者跟千里之外的網友聊天。村裡有幾個男青年,不用父母操心,就帶回了“在QQ上聊來的媳婦”,而這種異地“自談”的戀愛,不僅會讓雙方家庭談判更加簡單,也會大大降低彩禮的價格。

  手機與互聯網的普及打開了封閉已久的農村,旺盛的社交需求,以及對浪漫的天然向往,隨著交往圈子的擴大逐漸釋放,農村青年對婚姻對象的選擇也越來越多、越來越自由。

  在呂樓村,呂軍東這一代人和他的父輩們,幾乎都是在本鄉內通婚,“過年走親戚,騎上半小時的自行車就到了娘家”。而現在,村裡來自外鄉、外縣,甚至是操著外省口音的媳婦越來越多。這些外地媳婦本來和呂樓村的青年一樣,都是離開家鄉到城市打工的,他們在城市相遇,然後戀愛結婚。這些變化在呂樓村老輩人那裡是難以想象的。

  婚姻圈擴大了,婚姻市場甚至延伸到國門之外,人們可以在更大的空間、更自由地選擇結婚對象。只是,剛剛打開的農村社會,似乎還沒有適應這汹湧的市場浪潮。

  在貴州,學者劉燕舞調研的3個自然村裡,當年選擇和跨市、跨省女性結婚的占了一半左右。但是這些外地女性的婚姻極不穩定,3個自然村中,共有9個外來媳婦,最後“跑”了6個。這些出走的新娘重新回到了婚姻市場,留下的卻是一條條“光棍”和一個個單親兒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