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權威談中國經濟:L型走勢一兩年不會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09 10:22:41


 
  當前,確實存在一些“兩難”或“多難”的問題。最突出的表現是,一方面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另一方面實體經濟高杠杆,如果急於克服下行壓力,杠杆率就會進一步提高,怎麼辦?那就要具體分析問題的性質,看看哪個問題更是要害。

  我國勞動力總量逐年減少,產業結構在優化調整,即使經濟出現較大幅度下行,社會就業也能保持總體穩定,何況我國經濟也下行不到哪裡去!所以中央一直強調不以增速論英雄。但是,杠杆問題就不一樣了。樹不能長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帶來高風險,控制不好就會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負增長,甚至讓老百姓儲蓄泡湯,那就要命了。這麼一比較,就知道工作的著力點應該放在哪兒,就知道不能也沒必要用加杠杆的辦法硬推經濟增長,“兩難”也就成了“一難”。最危險的,是不切實際地追求“兩全其美”,盼著甘蔗兩頭甜,不敢果斷做抉擇。比如,一些國家曾長期實施刺激政策,積累了很大泡沫,結果在政策選擇上,要麼維持銀根寬鬆任由物價飛漲,要麼收緊銀根使泡沫破裂,那才是真正的“兩難”,左右不是!

  按照這個思路,我們就明確了股市、匯市、樓市的政策取向,即回歸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發展規律,不能簡單作為保增長的手段。股市要立足於恢復市場融資功能、充分保護投資者權益,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加強發行、退市、交易等基礎性制度建設,切實加強市場監管,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嚴厲打擊內幕交易、股價操縱等行為。匯市要立足於提高貨幣政策自主性、發揮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在保持匯率基本穩定的同時,逐步形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雙向浮動、有彈性的匯率運行機制。房子是給人住的,這個定位不能偏離,要通過人的城鎮化“去庫存”,而不應通過加杠杆“去庫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觀、地方為主體的差別化調控政策。

  找到了著力點,在操作上還要把握好兩點:

  一是避免短期化行為。全球經濟要從國際金融危機中走出來,需要經歷一個較長過程。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結構調整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是一場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的持久戰。在這樣的形勢下,必須保持戰略定力,要樹立信心,堅定戰勝困難的決心,保持滴水穿石的耐心,多做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事情,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擴張辦法給經濟打強心針,造成短期興奮過後經濟越來越糟。

  二是避免不適度。無論是需求政策還是供給政策,無論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還是結構政策,無論是發展政策、改革政策還是社會政策,都要把控好“度”,既不過頭,也防不及。即使方向正確、政策對路,一旦用力過猛,不但達不到預期目的,還會釀成風險。比如,恢復房地產市場正常運行,去掉一些不合時宜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假如搞大力度刺激,必然製造泡沫,這個教訓必須汲取。

  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怎麼推?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工作的主線,往遠處看,也是我們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線”,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

  目前,一些方案已基本成型。接下來中央還要專題研究,並盡快推動貫徹落實

  “五大任務”是一個系統設計,每項任務都很吃重。從具體操作看,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問:對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際社會高度評價,國內社會普遍關注。這項改革是否已形成一攬子成熟的工作方案?從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看,下一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是什麼?

  權威人士:中央提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工作的主線,往遠處看,也是我們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線”,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從全球看,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結構性改革才是走出眼前困境的根本之策,但這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西方國家多黨執政的痼疾,沒幾個政治家敢於真正付諸行動,結果是“心想”而“事不成”。我們有制度優勢,一定要形成共識、狠下決心,馬不停蹄向前走,千方百計抓落實,扎實作為見成效。

  去年以來,中央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理論思考到具體實踐,都作了全面深刻闡述,從頂層設計、政策措施直至重點任務,都進行了全鏈條部署。在今年1月份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上,專題研究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思路,提出了“五個搞清楚”,即搞清楚現狀是什麼,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麼,搞清楚到底要幹什麼,搞清楚誰來幹,搞清楚怎麼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