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院士:三峽是長江防洪體系的骨幹 但非全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27 09:22:50


 
  “三峽工程發揮作用的關鍵也就在於通過降雨量來安排調控量。這個過程需要非常大量的數據作支撐,需要通過先進的技術對數據進行整合分析。現階段,我國仍處於需要增加更多基站數據、加強氣象預報,才能作出相對有利調度方案的階段。”他對長江中上游梯級調度提出設想,如果在中下游大雨來臨之前,上游的向家壩、溪洛渡水庫多向三峽水庫放水,這樣,三峽也就能提前多向下游放水,緩解下游河道壓力,並能保證三峽防洪庫容。

  陸佑楣同時也提出,這並不僅僅是單純水量調度的問題。由於長江沿線各省有自己防洪、生態、發電的利益訴求,調度造成的水害和乾旱會出現在不同省份,因此調度過程牽扯多方利益,需要協商決策。

  全流域基礎設施標準有待提高

  每年一到雨季,特別是洪澇災害出現時,三峽工程總是成為關注的焦點,陸佑楣認為,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媒體的一些報道誤導了公眾。“‘萬年一遇’‘千年一遇’,是保證三峽大壩安全運行的設計標準,並不是防洪功能。三峽工程的防洪功能是將荊江河段的防洪能力從‘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並通過攔峰、錯峰、調峰對下游防洪形成支撐。當遇到‘千年一遇’洪水時,三峽工程配合荊江分洪區,可避免荊江地區造成毀滅性災害。以上這些概念要進行科普。”

  不過,陸佑楣強調,減少長江中下游的災害,不僅僅是把水調度好的問題,“下游的災害,很多時候是因為基礎設施差得太遠。一些堤壩工程和下游的房屋建設未達標準,被水一泡就抵擋不住了。”

  據他的回憶,在三峽工程論證過程中,對上下游都進行了通盤考慮,例如如何保護荊江大堤內的土地,如何在淹地和擴大水庫庫容之間尋找平衡。“長江三峽工程水庫淹沒了6.38萬公頃的峽穀土地,其中耕地2.38萬公頃,搬遷居民120餘萬人,而得到的是下游肥沃的150萬公頃的平原耕地和1500萬人口的長江中游地區的安全。”

  在考慮如何保證長江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方面,陸佑楣清晰地記得當時的一些方案,比如有人提出:將所有的房子都建成多層樓房,發大水就上樓去躲災;也有人提出,每家每戶配一條船,等等。

  “極端性天氣是擋不住的,但是應該有對策。”陸佑楣說,我們應該正視基礎設施建設的不足,全面地看問題。三峽工程建成後,還沒有發生“百年一遇”級的大洪水,三峽工程的防洪能力有待大洪水的檢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