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德國保護主義傾向明顯上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05 10:28:34


  中評社北京11月5日電/德國《法蘭克福匯報》日前發表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的署名文章。文章對德國日益明顯上升的保護主義傾向深表憂慮,強調中德作為全球貿易和投資大國,應當攜手共同促進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共同抵制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實現互利共贏。

  史明德說,中德兩國都主張貿易自由化,也是其主要受益者。去年雙邊貿易額約1600億美元,佔中國與歐盟貿易總額的30%。中國是德國在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德對華出口相當於對韓日印三國出口之和的1.6倍。中德都是實體經濟大國和出口大國,相互合作才能實現共贏,發生摩擦和衝突的結局就是兩敗俱傷。

  他認為,近期中企對德投資併購相對集中,數量較多。但相較於美歐在德投資併購,中國無論從數量還是金額上並不突出。然而,德國對美歐在德投資併購不持任何質疑或憂慮,對中企卻要強化審查,並試圖從歐盟層面加以限制。事實上,迄今中國在德大多數投資和併購為德國經濟帶來諸多好處,比如雙方在資金、技術和市場等方面實現優勢互補,優化了經濟結構。很多中企與德地方政府和社會區建立了良好關係,承擔社會責任,獲得良好評價。

  據報道,德國政府近日決定重新審查中國企業擬收購德照明企業朗德萬斯。此前,德國政府還撤回了中國企業對德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愛思強的併購許可。德國政府此舉同樣受到德國媒體質疑,德國《商報》近期刊文稱,中國發展對於德國而言“是機遇不是威脅”。史明德在文中特別強調,中德兩國合作應由兩國政府和企業決定,不應夾雜其他政治或第三方干預因素。期待德國有更多的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而不是相反。

  文章還指出,中方以實際行動為外資營造更為有利的營商環境。本屆中國政府已取消和下放近千項審批權,不久前外資企業在華併購由逐案審批改為備案管理,這都是重大變革。但從近期德方出台的措施看,德國一方面要求別國開放市場,自己卻在關閉市場。德國正在向中國和外界發出錯誤的信號,外界猜測貿易保護主義在德國是否正在抬頭。

  文章建議,中德應攜手共同促進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共同抵制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雙方應通過協商、談判解決問題,而不應不與對方事先協商,單方面造成既成事實或單方面採取行動。

  (來源:光明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