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致敬遠去的大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20 11:26:17


 

  扎哈·哈迪德

  百尺高樓無窮相 獨得造化鬼神工

  倫敦海德公園東北端,有一個遐邇聞名的演講者之角。毗鄰演講者之角,聳立著恢弘的大理石拱門,過了這座拱門,便是埃奇威爾路。這條繁華商業街,是伊拉克裔英國建築師扎哈·哈迪德生前常來的地方,因為這裡是阿拉伯人的聚居區,富有中東特色的各類店鋪鱗次櫛比。在這裡,扎哈能尋覓到暌違已久的家的感覺。

  時值歲首,正是倫敦最冷的時節,而埃奇威爾路卻熱鬧非凡。一家名叫巴比倫的咖啡店老板哈立德自豪地說,扎哈經常光顧,“她是當今最偉大的建築大師,她是伊拉克人,我們感到十分驕傲”。

  扎哈·哈迪德是一個“能讓建築跳舞的人”。“那些近乎爆炸碎片的大小建築像狂飈一樣掃過城市的上空,空間在她手中就像橡膠泥一樣任由她改變形狀。”一家媒體這樣評價。

  近10年來,在世界各大地標性建築的競賽中,幾乎無人能與她匹敵。2004年,被稱為“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利斯克獎授予了扎哈,她成為該獎項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獲獎者,也是最年輕的得主。評委會在獲獎理由中寫道:她的創意無窮無盡。著名建築學教授卡洛斯·吉門內茲說:“她讓建築成為都市精力的虹吸管,讓我們看到了城市生命力的噴薄和流動。”

  扎哈性格執著,拒絕妥協。她曾參加不少英國建築的競標,結果都被視為“另類”而落敗,以至於在41歲之前,她沒有一件設計得到建成,被稱為“紙上談兵”的建築家。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扎哈走得磕磕絆絆,因為她的性別,也因為她的種族。她生於巴格達,上世紀60年代末,伊拉克爆發革命,父親帶著全家逃離故鄉。1972年,22歲的扎哈獨自來到倫敦學習,師從建築大師雷姆·庫哈斯。1994年,扎哈獲得威爾士卡迪夫歌劇院設計競標冠軍,但她的方案最終卻被放棄。這次挫敗給她造成巨大的打擊,當時,她甚至考慮是否繼續留在建築界。幸運的是,扎哈把淚水咽進肚子裡,咬緊牙關挺了過來。

  2010年,扎哈接受伊拉克政府邀請,為伊拉克中央銀行設計新大樓,此時距離她離開故鄉已經40載。她生長在兩河流域,那是人類文明第一縷陽光升起的地方,巴比倫王國的“空中花園”被公認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而入選“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薩邁拉古城,更是建築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這些來自故鄉的建築,無形中熏陶了扎哈。

  2016年3月31日,扎哈因心臟病去世。她再也不能來巴比倫咖啡店品嘗故鄉的咖啡了,但人們都會記住這位漂泊多年的游子,記住她的不朽傳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