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大學生組織蹭課聯盟 多地高校學分可互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24 10:00:05


 
  校園生活,收獲的不僅是專業知識

  當年考取了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的季羨林先生晚年回憶說:“反而是我旁聽和選修的兩門課,令我終生難忘,終身受益。旁聽的是陳寅恪先生的‘佛經翻譯文學’,選修的是朱光潛先生的‘文藝心理學’,就是美學。”

  不少人可能都有季先生同樣的感受,大學期間,收獲的不僅僅是專業知識,那些旁聽的課程、精彩的講座、激烈的討論,都是一生中隨時可調取的營養儲備。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周濂也曾說:“真正奠定我的人生觀、價值觀的不是教科書,不是枯燥乏味的應試教育,而是這些看似不著四六的講座和閑書。”

  高校資源惠及的已不僅是校園內的學生。北大周圍就聚集了一群“知名保安”,他們工作時是保安,脫下保安服後就匆忙趕到各個自己感興趣的學院聽課。來自湖北山區、只有大專學歷的甘相偉懷著執著的精神最終通過成人高考,成為了北大中文系的一名學生。雖然不可能人人成為甘相偉,對多數單純蹭課的求知者而言,這段在大學校園裡的經歷也讓他們終身受益。

  大學學分互認已經打破了校際間的圍墻,而知識的圍墻也已被網絡打破。

  中國大學MOOC(慕課)是愛課程網攜手網易雲課堂打造的在線學習平台。截至2016年12月20日,MOOC已發布來自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90餘所高校的在線開放課程652門、1328學期,而MOOC註冊用戶超過620萬,累計選課人次超過2000萬。“現在‘90後’‘00後’的學習習慣也隨著網絡的發展有很大變化,作為教育的供給側,我們也必須變革以適應學生和社會的需要。網絡學習是趨勢,跨校修讀是順應形勢的變化變革。”耿黎說。

  (來源:人民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