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迎來最終接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18 17:31:13


 
  安裝

  從浮運到安裝,實現毫米級對接

  工程設計上的難題一個個被克服,但深水深槽、大徑流、強回淤……在安裝施工上,島隧工程建設者們要攻克的也都是“世界級難題”。

  自2013年5月1日開始進行首節沉管安裝施工以來,在近四年的時間裡,建設者持續攻堅,不斷優化施工工藝和完善保障手段。

  為了保障沉管的浮運、安裝,島隧工程的工程師們,成功地開發並應用沉管安裝深水測控系統、浮運沉放壓載水控制系統、沉管對接精調系統、沉管水下運動姿態實時監控系統、氣象海況保障系統、浮運拖航控制系統等八大系統,按照標準化流程推進浮運、系泊、沉放、對接作業,完成了全部33節沉管安裝對接,並使得已建隧道滴水不漏。

  精准預報“擦肩”台風

  180米長、8萬噸重的龐然大物,從沉管預制廠到安裝現場,需要經歷14公里的海上行程,這需要深度分析並掌握海浪、海流、風速、海水鹽度、海水濁度等複雜數據,提前預報,以確定作業窗口。這個窗口期又長達14天,這期間不能有大的台風、強對流天氣。對接的時候,每個小時都要進行預報,精度要求非常之高。

  2014年7月,E11沉管浮運安裝海洋環境窗口期,正好處於台風“威馬遜”和台風“麥德姆”來襲期間。安裝,則可能有一定風險;不安裝,基床就要重新鋪設,這將造成巨大損失。

  “當時我們監測到,‘威馬遜’在我們的施工區範圍以外,不會產生大的影響。關鍵是第二個台風,我們當時根據每天的實時衛星資料,加上最新的數據預報技術,判定這個台風雖然會經過施工區北邊,但不會影響到施工區。後來,正如我們的判斷。”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的總工程師王彰貴告訴羊城晚報記者。

  用20餘艘船運輸安裝

  除了自然條件的限制,對沉管浮運安裝的工程技術要求也極其高。

  負責浮運安裝的V工區副經理王偉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每次沉管浮運安裝時,需要固定在兩艘專用安裝船上,一般由10艘大馬力拖輪牽引,另外還有三艘拖輪是備用的。在王偉看來,沉管在浮運過程中風險是最大的,由於珠江主航道只有240米寬,很窄,一旦擱淺,沉管就廢了。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沉管浮運時,有9艘錨艇陪伴左右,12艘海事船警戒護航,“艦隊”總馬力超過5萬匹。

  “津安2號”與“津安3號”,是中國交建旗下上海振華重工為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量身打造的安裝船,通過安裝船底下的起吊裝置,就可以精密控制和監控沉管下沉到海底的整個對接過程以及運動姿態。

  “通常在距離基床一米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調整沉管的姿態。”王偉告訴羊城晚報記者,通過深水測控系統和水下運動實時監控系統,沉管的身位、水深等所有的數據都盡在安裝船指揮室的掌握中。在沉管沉放基本到位後,則通過沉管對接精調系統和沉管對接拉合系統進行精准定位和毫米級對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