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扶貧第一村”福建寧德赤溪村駐村調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23 13:39:17


 
  “主心骨”與“領頭羊”

  解題永遠在路上

  加班到深夜、忙到連飯都顧不上吃……這是赤溪村村兩委幹部的常態。佘族小夥子鐘而科在睡覺前經常要給妻子留著門,因為在村委會擔任副主任的妻子鐘麗眉時常要加班,而且時間不確定。

  赤溪村實現歷史性的變化,是多方合力作用的結果,但從這個村擺脫貧困的歷程中不難發現,黨委政府的“主心骨”作用和村兩委的“領頭羊”作用十分關鍵。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征程中,同樣如此。

  30多年前,赤溪村的極貧問題因媒體報道引發社會關注,從那時起各級黨委政府始終把改變赤溪村的面貌作為一件大事來抓,並從赤溪村解決貧困問題中找到解決一個地區擺脫貧困的普遍規律。

  滴水穿石、久久為功、弱鳥先飛。自1994年起,下山溪等12個自然村陸續通過造福工程搬遷至中心村,徹底告別了窮山惡水。2011年,赤溪被確定為省級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重點村,由省民族與宗教事務廳開展為期3年的掛鈎幫扶。此後又陸續給予各種政策和資金扶持,改善基礎設施狀況,尤其是打破交通瓶頸,幫助赤溪駛上發展快車道。

  扶上馬,送一程。赤溪村雖然解決了貧困問題,但在建設小康過程中,各級黨委政府並沒有撒手不管,而是在旅遊產業規劃、村裡公共服務供給、社會資本引進、兩委班子建設、資源整合等方面還在給予指導、支持。

  村兩委則直接決定著村裡的凝聚力與和諧度。掛職村第一書記的王純華在赤溪忙碌了快3年的時光,這個過程充滿著艱辛、付出和收獲。他告訴記者,由於長期封閉,這個村的小農意識比較濃厚,曾經送錢送物的“輸血”式扶貧使不少村民產生“等靠要”的心理。早些時期,村幹部也有不廉潔、不團結等問題,當時,“連掛村的幹部都派不出來”。

  針對這種情況,王純華帶領村幹部廣泛開展思想教育,轉變群眾觀念,並開展技能培訓,提高群眾就業創業能力。同時,通過換屆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去年7月,赤溪村黨總支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村總支書記杜家住看上去就是一位老練的村幹部,在村裡總能看到他的身影,有時在村部開會談事,有時入戶聽群眾意見。他家在村頭承包了幾畝魚塘養魚,除了偶爾去喂魚食,幾乎沒有時間照看,家裡家外都靠他的妻子一手撐著。

  蹲點幾天裡,王純華、杜家住和村黨總支副書記張位金等村幹部談得最多的是整合村裡資源發展旅遊產業,同時他們還商量著要發動村民走出來自己創業,動員年輕人回鄉創業。

  村主任吳貽國曾經在外打拼過近20年,見過世面,又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在奔小康的道路上,寄托著村民的信任。儘管創業有風險,他還是決定自己先闖一闖,帶頭成立了合作社,帶領大夥兒一起致富。

  2020年,實現村民人均純收入3萬元,對於赤溪村而言,這個目標顯然並不輕鬆,畢竟全村還有69戶人均收入不足一萬元的相對低收入群體。但相比較增收而言,村兩委幹部還有一項更不輕鬆的任務,那就是——如何調動群眾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以更加昂揚的鬥志實現全面小康?

  這是一道更具挑戰性的難題。答卷還遠未完成。

  (來源:新華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