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基因突變能讓人多讀書嗎
http://www.CRNTT.com   2018-08-03 14:16:58


 
  聽完報告,本傑明和導師激動不已。他們散步時討論,神經經濟學之後是什麼?

  “人類基因組項目那時剛結束,我們想著,比大腦更根本的是基因,某天它會對社會科學研究舉足輕重。”如今在南加州大學擔任副教授的本傑明回憶。

  興奮將他帶入最前沿的學術領域。在基因經濟學這個新開拓的學科空間中,本傑明開始用基因數據預測人的行為和狀態,如取得的教育成就、生育行為、是否超重、是否感到幸福等。

  教育成就是他最關注的方向。眾所周知,接受教育的時長受社會環境影響極大,但本傑明認為,如果樣本數量足夠大,或許能發現基因的潛在影響。基因能通過影響記憶力、理解力等認知功能,間接地影響個人在學校中的發展。

  在長達5年時間裡,本傑明不斷地擴大樣本數量。當樣本數量約為10萬個時,他找到了3個與教育成就相關的基因突變,當樣本數量擴大到30萬個,他找到了74個相關突變。當樣本量增長到110萬個,不可思議的結果產生了,1271個相關突變呈現在他的面前。

  單個基因突變的影響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即便關聯性最強的突變,影響力也只有0.04%,不到與身高相關的基因突變影響力的十分之一,“只能讓個體多擁有3周左右的上學時間”。

  在點狀圖上,這些樣本數據是一團離散範圍巨大的雲。不過,將這些點綜合在一起,對群體有較為顯著的預測能力。本傑明和同事根據研究結果創建了一套評分體系,個體擁有的相關基因突變數量越多,得分越高。他們計算了4775個美國人的得分,按分數高低將他們分為5組。查看他們的教育成就後,本傑明發現,得分最低的小組中12%的人完成了大學學業,在得分最高的小組中有57%的人念完大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