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母嬰店為何成為“育兒謠言”重災區?
http://www.CRNTT.com   2018-12-09 14:32:04


 

  被寶媽們吐槽最深的“套路”莫過於“兒童專用”。記者採訪發現,每家母嬰店貨架上食品、生活用品、洗護用品中都有打著“兒童專供”“寶寶專用”字樣的產品。兒童面條、兒童醬油、寶寶驅蚊液、兒童沐浴露等等,而同樣的產品價格比成人的貴上兩倍還要更多。宣傳的是“無添加劑”“純天然”“適合寶寶體質”“為適齡兒童特製”等等。甚至一些母嬰店與家具店合作,擺上了兒童專用漆、兒童家具的展品及畫册。

  “最大心理訴求是平安長大”

  沈陽某三甲醫院兒科大夫徐浩介紹,事實上,早在2013年,國家衛計委就發出通知,禁止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針對兒童開展非診治需要的微量元素檢測。盲目補充微量元素不但對寶寶身體無益,還很容易“顧此失彼”。比如給寶寶補鈣一段時候後發現寶寶又缺鐵或鋅,原因是鈣的吸收能力太強,干擾了鐵和鋅的吸收。而我國除了奶粉等少數食品制定了嬰幼兒標準,其他的兒童食品和用品沒有專門的標準,商家所謂“兒童專用”基本上是忽悠消費者,往往只是對成人用的東西進行了微小的改造,甚至只是改了包裝。

  然而,為何商家的“套路”奶爸奶媽們頻頻中招?“3歲前,家長最大的訴求就是寶寶平安長大”,沈陽馨悅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心理咨詢師唐亞菲道出家長最大的心理訴求。

  “第一次當爸媽、難免會心虛”,孕嬰知識的匱乏讓許多家長中招。34歲的魏小晴在一家私立高中當語文老師,去年有了第一個孩子,網絡信息的發達、商家營銷的連番轟炸讓她經常“買買買”。“不是學醫的,哪懂得該不該補啊,再說第一次當爸媽,進母嬰店一聽說缺這缺那,就嚇得趕緊買。回去一查網上的科普帖子就感覺上當了,可下次去逛還是心癢癢想買,生怕孩子受委屈”。

  記者隨機採訪36位孩子在0~3歲之間的家長發現,推銷員最打動他們的一句話是“孩子這麼寶貝,又不差這點錢,買了得了”。28歲的金化平前年升級成了奶爸,身邊年齡相仿的同事、朋友、同學孩子剛出生時,幾乎全家人的焦點和關心都放到了孩子身上。“後背起幾個紅點,就以為食物過敏。頭髮發黃、皮膚太白就覺得缺鋅。父母養我們時都是代代相傳的經驗養育,現在科學知識普及,發現屁大點事兒到網上一查都能嚇死人,所以寧肯勒著自己也不能虧著孩子”,金化平如是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