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岸認同過程——陳孔立、艾明江師生對話錄
http://www.CRNTT.com   2019-07-14 00:10:01


 
  二、兩岸交流與兩岸認同

  (一)交流與認同的關係

  艾:很多人認為由於兩岸民眾互相瞭解不夠,導致無法順利建構兩岸認同,所以衹要通過兩岸交流,就可以達到兩岸認同。但是有許多實證研究表明,兩岸交流並不能自然建構出兩岸認同,而是造成了交流與認同的相對分離。一些台灣青年在交流過程中常常會遭遇交流帶來的認同困惑,由此產生了一個兩岸關係中的悖論:兩岸越交流,雙方越感到差異很大,難以建構兩岸認同。

  陳:交流會產生差異,從而對認同造成衝擊,這是交流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從現實來看,兩岸認同要從兩岸交流開始,兩岸交流與兩岸認同之間需要跨越四個必經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蜜月階段”,兩岸人民都感到很美好、很新鮮、很興奮;第二個階段就是“沮喪階段”,兩岸人民互相感覺很混亂、很迷惘、很失望、想不通、看不慣、有敵意,就是所謂“文化休克”階段;第三階段是“調適階段”,兩岸人民開始相互瞭解,直到互相理解、諒解,逐漸消除敵意,互相溝通合作;第四階段是“融合階段”,兩岸人民相互信任,最終建構出兩岸認同。所以,交流是達成兩岸認同的必要手段,衹是要經歷一個較為反復曲折的發展過程。

  “差異——衝突——融合——認同”是建構兩岸認同的必經路徑。兩岸認同過程是由“他群”走向“我群”的過程,也是從敵人走向對手、朋友和家人的過程,這其中充滿了從差異到共識,從衝突到融合的矛盾發展思維。兩岸由於社會性質、社會制度的差異,雙方存在許多差異,有的甚至是本質上的差異。因此,在交流的過程中必然出現矛盾和衝突,但暴露矛盾、衝突之後,兩岸並沒有徹底走向對立,而是在矛盾與衝突的基礎上,相互吸取、相互調適、相互融合,建構兩岸共同價值,最終實現兩岸認同。

  兩岸交流與兩岸認同之間的一致性與衝突性,反映了應然與實然層面的矛盾統一。對此,在兩岸交流過程中,可以探索兩岸認同的多元建構模式,諸如有“兩岸認同過程的模式——雙管雙向互動模式”,“兩岸文化認同的過程”以及 “改變台灣社會認同的途徑”。這些針對兩岸認同的不同建構模式充分考慮到了交流在客觀性上與認同在主觀性上存在的一致與衝突。

  (二)交流如何建構認同

  艾:從兩岸關係恢復正常化以來,兩岸交流已經經歷了相當長的時期,交流領域也越來越廣泛,如果從促進兩岸認同角度來看,似乎離我們想要達到的效果還存在較大的差距,這是不是說明,交流和認同的中間還缺了一個起作用的轉換機制?

  陳:你說得對,交流要有成效。有些交流並不一定會有成效,看起來轟轟烈烈、熱熱鬧鬧,結果人一走茶就涼。關鍵在於交流必須設定預期的效果。同行之間的交流可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這是一種效果;通過交流增進瞭解,增進感情,也是一種效果;但我強調的是每次交流都必須共同建構新的“集體記憶”。

  “集體記憶在一個集體——特別是民族集體——回溯性的身份認同中起到了持久的作用。”②一方面,要努力消除雙方存在的錯誤的集體記憶,另一方面要共同建構新的良好的集體記憶。例如,大家認為交流對彼此都有好處,雙方是有誠意的,儘管兩岸存在差異,但能夠互相尊重,願意進一步開展交流與合作,還可能達成某些共識,通過多次交流積纍更多共識,增進彼此的認同感,這對於促進兩岸認同才有價值。這應當是衡量兩岸交流是否有成效的最低要求。可以說,“集體記憶”就是你所說的“轉換機制”之一。

  另一個機制是“共有觀念”。建構主義理論認為人們可以在互相交往中不斷地溝通、調整終於形成一種共同的行為規範,即“共有知識”。“共享一種文化意味著他們對世界如何運轉擁有相似的理解。”③當這些“共有知識”在被行為體接受、形成共有觀念之後,行為體的身份、認同和利益都得到了重新的界定。通過兩岸長期的交流,兩岸社會已經形成了一些“共有觀念”,例如,“兩岸關係應當和平穩定發展”、“兩岸關係不能倒退”、“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兩岸一家親”等等,兩岸之間應當在互動的過程中、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建構更廣泛、更深刻、更密切的共有觀念。例如,“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終將要和平統一”、“應當共同反對‘台獨’分裂活動”等等。有了這些“共有觀念”,兩岸之間才有可能產生共同的看法、共同的需求、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標、共同的發展前景乃至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信念。

  在凝聚“集體記憶”與“共有觀念”的基礎上,就可以進入建構兩岸社會認同的過程,這是一項兩岸互動的進程,是雙方共同參與、共同建構兩岸認同的過程。兩岸人民作為一個共同的整合群體,通過與其他群體(作為“他群”)進行社會比較,把兩岸各自的“積極特異性”匯集起來,成為兩岸共有的財富。雙方的優勢為兩岸人民所共享,雙方各自取得的成果以及雙方合作取得的成果都有助於提升兩岸群體的自尊,這是兩岸相互吸收和承認對方的優越性、價值觀並共同引以為榮的過程,這時雙方就會產生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安全感與歸屬感。

  兩岸互相擴大“我群”的範圍,以兩岸認同來將兩岸民眾整合成一個共同的群體,使兩岸原來的各自群體共同成為共同的“我群”,這樣兩岸認同建構就會進入一個良性互動的進程。

  三、兩岸文化與兩岸認同

   (一)兩岸文化的差異性對兩岸認同的影響

  艾:兩岸民眾在交流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分歧甚至爭議,這些爭議與兩岸文化差異存在很大的關係。長期以來,一些人認為兩岸繼承了相同的中華文化,較少談及雙方的歷史與現實差異性,而一些人則刻意誇大台灣文化的特殊性,甚至否定台灣文化與大陸文化的共同淵源,以此尋求所謂的文化“台獨”。這樣看來,文化的差異性似乎看起來不利於建構兩岸文化認同,也容易出現分歧與衝突,您認為應當如何面對和處理兩岸文化的差異性?

  陳:大家都承認兩岸文化同中有異,對兩岸文化的差異則有如下看法:一、認為台灣文化具有多元性,這是它與大陸文化最主要的差異。二、認為主要是政治文化上的差異。三、強調兩岸傳統文化的差異。四、認為衹有一些表面上的、地域上的差異。五、強調兩岸文化的共同性,基本上不談差異性。沒有人認為兩岸文化存在本質差異。我認為兩岸文化存在本質差異,是社會主義文化與非社會主義文化的本質差異,這是社會制度、政治制度差異導致的本質差異。認為沒有本質差異的說法,首先是不認識當今大陸主流文化——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的本質特性。

  兩岸文化的本質差異導致兩岸文化衝突,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一、兩岸文化的交流與接觸,顯示出兩岸文化的差異,必然對雙方的主流文化,包括價值觀、道德觀造成衝擊,在社會上引起不同程度的震盪。二、造成對對方的刻板印象,互相“妖魔化”,互相歧視,形成敵對情緒。三、對兩岸文化認同造成衝擊,即使兩岸都認同中華文化,但兩岸之間存在著明確的“我群”與“他群”的區分,彼此認為“他們與我們不同”,存在互相區隔、互相分離的傾向。四、文化衝突導致政治衝突,政治文化衝突是利益衝突的一種表現形式,它使得兩岸關係時常受到衝擊和傷害。

  根據文化學理論,文化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並不可怕,而且它還有正效應的一面。“文化衝突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文化衝突實際上是文化競爭和文化比較發展的過程。沒有競爭,沒有比較,文化就不能發展自己的個性,也就不能獲得巨大成就而具有普遍意義。”在文化衝突之後,就會出現文化融合,即“不同的文化相互吸取、融化、調和而趨於一體化的過程”。文化衝突的結果“可能會用一種包容性的認同取代排他性的認同”。當然,從兩岸文化交流到發生文化衝突,再進入兩岸文化融合與文化認同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這就需要正確對待差異,如果一方不尊重另一方與自己的差異,而要求對方消除與己方不同的差異,達到與我方“保持一致”,那就必然遭到對方的抵制。兩岸對彼此的文化應當採取互相尊重的態度,採取“相互認可、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原則,相互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共同推動兩岸文化的進步與繁榮。既要承認差異,又要互補互濟,這就是和而不同。

  (二)兩岸共同價值與兩岸認同

  艾:在兩岸文化方面,還有一個難題是,不同制度以及文化形態都會建構出不同的價值觀,兩岸價值觀的差異是一個大問題。大陸長期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希望台灣方面能共同推動中華民族復興,而台灣方面似乎更為重視自身的群體和個體利益,強調自身發展的特殊性和獨立性,有些人具有濃厚的“島民”意識與“小確幸”文化,民族、國家意識較為匱乏,難以建構出符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觀。這個問題恐怕很難解決。現在學術界正在討論要建構“兩岸共同價值”的問題,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陳:是的,兩岸在價值觀方面的確存在重大的差異,大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台灣基本上認同西方的價值觀,認同西方“普世價值”。台灣當局一再強調兩岸的差異在於“生活方式與核心價值”。台灣有些學者也認為,各種文化不能統一到中華文化價值觀的基礎上,一定要統一到“普世價值觀”的基礎上。大陸學者也指出,“兩岸在制度文化和觀念文化上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兩岸政治文化和政治價值觀的差異將長期存在”。 一般民眾則在兩岸交往過程中看到這些差異。例如,台灣民眾說:“我們可以選‘總統’,你們不能”,“從食衣住行到思考方式,兩岸都不一樣,你們為什麼要統一”,“不承認‘中華民國’怎能是一家人”,從而得到結論:“台灣是民主國家,大陸是專制國家”。這說明就價值觀來說,兩岸要實現文化認同也存在很大的難度。有人甚至認為兩岸的價值觀不同,所以兩岸永遠也不可能互相認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